最著名的秋思散曲小令, 是元代的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 (约1251—1321 之间, 大都即今北京人) 的[天净沙]《秋思》.全曲“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它全用秋晚萧瑟苍凉的景色, 烘托沦落天涯的游子彷徨愁苦的情怀.其情调凄苦、低沉, 但造境韵致高绝.那“昏鸦”尚有“枯藤”、“老树”可栖, 而漂泊的游子却孑然一身, 孤独凄苦无安生之所.“古道”中“西风”萧瑟, “瘦马”蹇滞, 更值“夕阳西下”, 沦落人羁旅劳顿, 思乡心切.“断肠人在天涯”一句, 有如回澜拍岸, 使人痛不忍读.全曲仅28 字, 却巧妙地把秋天傍晚的几种特有的景物集中在一起, 创造出了萧瑟苍凉的意境, 表达了旅人的寂寞、悲凉的情怀.作品以极简练的白描手法, 创造了极为深广的意境.其画意传情, 构思浑妙, 语言清新, 在元人小令之中堪称绝唱.元音韵学家周德清推之为“秋思之祖”;现代文艺理论家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并将其列为元人小令“最佳者”。
最长最有现实意义的散曲
最长最有现实意义的散曲, 是元代散曲作家刘时中 (1329 年前后在世, 洪都即今南昌市人) 所作套曲《上高监司》两套.第一套由15 支曲子组成, 描写广大贫苦人民在天灾人祸的恶劣环境中受尽剥削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悲惨图景, 谴责富商大贾趁火打劫的罪恶行径, 揭露元代社会严重的阶级压榨的黑暗现实, 同时也颂扬了高监司“拯济”灾民的“德政”.第二套由34支曲子组成, 揭露库藏和钞法的积弊及胥吏狼狈为奸的情形,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阶级压迫的残酷, 建议整顿钞法和库藏制度.作品爱憎分明, 议论纵横, 层次清楚, 描写细致, 语言平实纯朴, 不同于当时清词丽句的习尚, 全套长达49 调, 为元散曲之少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