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诗词描写)

如果说知足,那么现在就应该满足了。

倘若认为不知足,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满足呢?句中说理,强调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思想。这虽然是道家的乐天知命消极观念的反映,不过,也昭示出英雄志士在屡遭打击之后寻求自我超脱的心理状态。

今天可以告诫人们生活不应奢求。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全宋词》第1909页。

为您推荐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诗词描写)

天上的神仙也难免不死,只有鼓声和漏声永世不断。 天上神仙本令人羡慕,他们大概都长生不老,但是,他们同官街鼓声漏声相比,生命也是那般的短暂。连神仙都不能与鼓声漏声相比,那么,希欲长生者你们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诗句讽刺..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诗词描写)

秦朝筑城防备胡人的地方,汉朝仍是烽火燃烧。 朝代更迭,而战争却不断,人民的苦难何时完结?这是确凿的史实,同时亦是历史的教训。诗句也反映了李白对唐帝国在西北发动的不义战争的厌恶,对饱受战争创伤的人民的同情。 注:然..

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诗词描写)

韩擒虎攻入宫城,陈后主和张贵妃、孔贵人仓皇之中一起躲入井中,后被隋军活捉。 诗人借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史实来讽谕晚唐腐败的政治。“井中蛙”一般是用来比喻见识短浅之人,而这里是借井中蛙嘲笑陈后主和张丽华等躲入井中..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词描写)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诗词描写)

汉武帝的侍臣中有个有名的大臣是司马相如,他患有糖尿病,极需喝水。 武帝宫中有很多水,但就是不肯赐给司马相如一杯喝。诗句写出古代帝王对人才的漠视,不关心其痛痒,而只顾自己的一己之利。讽刺辛辣,蕴意深刻。 注:相如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诗词描写)

君王忍心把平定陈朝、统一中国的宏伟大业,只换取雷塘那几亩葬身之地。 此诗斥责炀帝杨广竟忍心将国家大业换取自己的一块葬身之地,讽刺其奢侈荒淫、无道败亡。也是借古讽今、劝喻当朝统治者的一首讽喻诗。 注:雷塘,炀..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诗词描写)

汉武帝刘彻好神仙之道,广求于名山大川。 然而,墓中留下的只是一堆凡胎浊骨。秦王嬴政曾派方士入海求仙,寻仙求药,还是免不了一死,死后还得浪费大量鲍鱼去掩盖尸臭。诗人慨叹时光飞逝,人寿短暂,认为求仙问道于之无补,故对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