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经义是想等待帝王下诏起用,学习剑术是为了觅取侯爵。
写出了诗人静心养性勤学,已获满腹经略,随时准备为国出力,驰骋疆场,决心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空怀扶国之志,徒有济民才能的愤慨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注:明经,通晓经义。待诏,伺机等待皇帝的诏告起用。
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全唐诗》第480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只希望尧统治的天下能沿续一百万年,自己就是象巢父许由一样永远隐居不仕,也心甘情愿,泰然处之。 这是诗人对黑暗、罪恶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控诉,对清明政治的热烈追求,当然这里所流露出的复古倾向是不足取的。 注:巢由,巢父..
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 作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注:终君,人名。..
宽阔湍急的河流,凭借什么才能渡过去呢?有“舟楫”,还得待摆渡的当代勇士。 诗句表达了诗人渴慕时代英雄,以图国家兴盛的豪情。现可用来激发时人选贤任能,或鼓舞、鞭策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建设奋斗、献身。 太宗皇帝..
人到晚年,深知有生之日犹如日暮黄昏不长了,因此,这有限的时间就更应该珍惜。 抒写了作者暮年而壮心不已,决心有所作为的远大志向。感情强烈,读之令人精神振奋,给人以启迪。 注:一倍,更加。怜,爱惜。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
面对浩浩的洞庭湖水,欲过却无舟可乘。 用“无舟楫”来喻自己想出仕却无人可以引见的现实,在如此“圣明”的时代端坐闲居怎能不惭愧呢?借助比喻来表白诗人希望被赏识、重用的心理,委婉、恳切的言辞中饱含怀才不遇的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