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借花草、树木散发芬芳不求美人攀折,来比喻贤人君子洁身自好,进德修业,只是尽做人的本分,并非借此博取声誉,谋求富贵、功名,从而表现了诗人以美德自励,不求闻达的高尚节操。
诗句继承了《楚辞》以“香草喻美人”的传统,含蓄、委婉。
张九龄《感遇》《全唐诗》第571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只希望尧统治的天下能沿续一百万年,自己就是象巢父许由一样永远隐居不仕,也心甘情愿,泰然处之。 这是诗人对黑暗、罪恶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控诉,对清明政治的热烈追求,当然这里所流露出的复古倾向是不足取的。 注:巢由,巢父..
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 作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注:终君,人名。..
宽阔湍急的河流,凭借什么才能渡过去呢?有“舟楫”,还得待摆渡的当代勇士。 诗句表达了诗人渴慕时代英雄,以图国家兴盛的豪情。现可用来激发时人选贤任能,或鼓舞、鞭策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建设奋斗、献身。 太宗皇帝..
人到晚年,深知有生之日犹如日暮黄昏不长了,因此,这有限的时间就更应该珍惜。 抒写了作者暮年而壮心不已,决心有所作为的远大志向。感情强烈,读之令人精神振奋,给人以启迪。 注:一倍,更加。怜,爱惜。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
面对浩浩的洞庭湖水,欲过却无舟可乘。 用“无舟楫”来喻自己想出仕却无人可以引见的现实,在如此“圣明”的时代端坐闲居怎能不惭愧呢?借助比喻来表白诗人希望被赏识、重用的心理,委婉、恳切的言辞中饱含怀才不遇的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