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于黄沙之中,而使金甲穿破,然而,不战败楼兰,绝不归回。
“黄沙”二字让人联想到西北边塞战场的艰苦,“穿金甲”则概括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的频繁。尽管如此,将士的报国丹心并未消磨,而是异常坚定。第二句是将士们的豪言壮语,感人至深。
注:楼兰,汉西域部族名,唐代诗歌中常以“破楼兰”代指平定边患。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全唐诗》第1444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人到晚年,深知有生之日犹如日暮黄昏不长了,因此,这有限的时间就更应该珍惜。 抒写了作者暮年而壮心不已,决心有所作为的远大志向。感情强烈,读之令人精神振奋,给人以启迪。 注:一倍,更加。怜,爱惜。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
面对浩浩的洞庭湖水,欲过却无舟可乘。 用“无舟楫”来喻自己想出仕却无人可以引见的现实,在如此“圣明”的时代端坐闲居怎能不惭愧呢?借助比喻来表白诗人希望被赏识、重用的心理,委婉、恳切的言辞中饱含怀才不遇的怨愤..
还记得东晋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吗?我也要象“东山再起”的谢安那样,替您平定叛军。 前写“但用”后书“为君”,笔势飞跃,豪迈飘逸。这是作者乐观的情绪,必胜的信念的流露。 用“胡沙”喻叛军,形象而贴切,把叛军横行无..
诗人借朱买臣的典故,以会稽愚妇喻目光短浅,又以买臣自比,来表达自己终于盼到了入长安施展抱负的思想。 语言巧妙,含蓄。 注:会稽愚妇,西汉朱买臣之妻鄙视自己的丈夫,认为他不能富贵,因而离开他,后朱买臣得到汉武帝赏识,作了..
羞于作西汉时代伏生这样的儒者,九十岁还在背诵《尚书》,表现诗人虽已近暮年仍怀建功立业的大志,不愿作只诵古文的书生。 注:济南生,指西汉的伏生,名胜,济南人。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于他的门下。古文,泛指古代文字,这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