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太守如狼虎,猎取膏粱以啖之(诗词描写)

本来早就知道太守之流如狼似虎,疯狂地掠取人民的血汗,让人无法生存。

词以平易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残酷、贪婪剥削的强烈义愤及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注: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饭菜,比喻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啖(dàn),吃。

刘炎《被按自悔诗》《全唐诗》第9874页。

为您推荐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诗词描写)

象赵纵使君这样为国捐躯的良将,史臣理应争先为其张扬事迹,为之立传着书;可是,朝廷大臣却沉醉于歌舞享乐之中,反讥笑他的牺牲。 此联用对比方法表示对朝廷大臣的不满,对赵纵使君的深切同情,爱憎分明,感情真挚。与高适的“战士..

拜将台敧,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诗词描写)

句中委婉叹惜人才荒废,贤能遭黜,匡时无路。 “拜将台”指陕西南部的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的高台。“怀贤阁”指宋代为纪念诸葛亮在陕西凤翔东南所建的祠阁。 这些令人仰止、起敬的名胜,现在竟变得破败、荒凉,正好说明英雄..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诗词描写)

“靖康之变”以后,词人目睹把持朝政的投降派卖国媚敌,迫害忠耿奋发的爱国志士,怒火中烧,气愤填膺。 于是想把滔滔的大江之水化作醇醪,尽情豪饮,荡涤胸中的愤懑。词中凭借着强烈的幻想,以夸张之笔抒写义愤之情。其“浇”字,学..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诗词描写)

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诗词描写)

仔细推想,古往今来有多少贫寒的读书人,胸有大志,德才兼备,却偏偏只能呆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偶尔才有被识拔的机会。 诗人根据切身的感受,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弊端,倾吐了志士不遇的怨愤。其中“不遇有时遇”,措词巧..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诗词描写)

夕阳西下之时,胡骑掀起的烟尘在战场上飞扬着。 秋天到了,粮草丰盛,战马膘肥体壮,而苟且偷生的小朝廷就是不肯发兵抗金。作者以沉痛的笔调,鲜明的对照,斥责了统治者推行屈辱投降的政策,倾吐了无路请缨的愤慨。 辛弃疾《木..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诗词描写)

这三句表现了词人的平生夙愿和大志,及其理想成空的悲愤。 只要报效君王,收复中原沦陷的河山,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就能留得美名,千古不泯,世人仰止。很可惜,鬓染秋霜,岁月空逝,徒有壮志。这里前两句直露胸襟,畅言雄心抱负,淋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