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推想,古往今来有多少贫寒的读书人,胸有大志,德才兼备,却偏偏只能呆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偶尔才有被识拔的机会。
诗人根据切身的感受,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弊端,倾吐了志士不遇的怨愤。其中“不遇有时遇”,措词巧,用思深,可谓老手奇文。
辛弃疾《归朝欢·题晋臣积翠岩》《全宋词》第1896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夕阳西下之时,胡骑掀起的烟尘在战场上飞扬着。 秋天到了,粮草丰盛,战马膘肥体壮,而苟且偷生的小朝廷就是不肯发兵抗金。作者以沉痛的笔调,鲜明的对照,斥责了统治者推行屈辱投降的政策,倾吐了无路请缨的愤慨。 辛弃疾《木..
这三句表现了词人的平生夙愿和大志,及其理想成空的悲愤。 只要报效君王,收复中原沦陷的河山,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就能留得美名,千古不泯,世人仰止。很可惜,鬓染秋霜,岁月空逝,徒有壮志。这里前两句直露胸襟,畅言雄心抱负,淋漓痛..
这里化用汉代李广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政治上惨遭排斥打击的愤懑和不平。 反映了封建社会志士豪杰的共同命运。《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曾击匈奴,兵败被俘,“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
这是诗人对残害忠良,屈辱媚敌的南宋统治者的抗议和嘲讽。 句中说,就在外寇仍然气焰嚣张,占我领土,戮我同胞的时候,捍卫国家的良将却惨遭杀身之祸。《史记·淮阳侯列传》:“狡冤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作者以通俗幽默的成..
句中倾吐了奸小挡道,无计报国的愤怨。 我虽有立功沙场,荣膺封侯的愿望,可惜,势如鳣、鲸离开了江湖大海,寸步难行;我虽有平戎制敌的良谋奇策,但是凶恶的奸佞如虎似豹,阻塞贤路,令我空有文经武略之才,真是可叹呵!这里用借喻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