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诗词描写)

君不见边庭之地连年战事不断,扰攘不安,造成时局艰难,致使文人才士的创作也感到天地窄小,不能自由地抒发奔放的感情。

这里委婉讽渝统治者穷兵黩武,腐败无能,亦伸吐了志士文人遭受压抑的郁闷情怀。

注:辽海,辽东,泛指边境地区。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全唐诗》第4401页。

为您推荐

文章辨体(原文及赏析)

50卷,《外集》5卷,明吴讷编。 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之说。内集凡49体,大旨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5体,则皆骈偶之词也。 程敏政作《明文衡》,特录其叙录诸体,盖意颇重之。 陆深《溪山余话》亦称..

文章以不蹈袭为难(原文及赏析)

一篇佳作传世后,其他作者引为典范、争相效法。 这种现象在诗赋创作中屡见不鲜。枚乘《七发》取得成功,后人竟以“七”为体,作《七启》(曹植),《七命》(张景阳)。班固作《两都赋》,张衡则模拟之以作《二京赋》。在效法者中..

当今文章之美,当共推此生(原文及赏析)

据《晋书·袁宏传》载,宏任大司马桓温府记室。 温重其文笔,令其专掌书记。宏跟随桓温北征,作《北征赋》,为人所称道。一次,宏与王珣、伏滔同在桓温处。温令滔读《北征赋》,至“闻所传于相传,云获麟于此野。诞灵物以瑞德,奚授..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词描写)

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诗词描写)

在事业上,要争做古代贤臣皋陶和后稷;在文学上,要超过前代诗人曹植和谢灵运。 抒写诗人向前人学习,超越前人的远大抱负。“窥”“蔑”两个动词适度地表现出作者对皋稷和曹谢事业上的成就,文学上的造诣的看法。借引前人表抒..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诗词描写)

对于世间的荣华富贵,我应当不作非分之想,但身后留下的文章,却要让它流芳千古。 诗人一生,淡对世间功名利禄,追求的只是精神上的充实。他要用自己的诗来充实人们知识的宝库。一“无”一“有”,对比何其鲜明,诗人崇高的志向令..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诗词描写)

象赵纵使君这样为国捐躯的良将,史臣理应争先为其张扬事迹,为之立传着书;可是,朝廷大臣却沉醉于歌舞享乐之中,反讥笑他的牺牲。 此联用对比方法表示对朝廷大臣的不满,对赵纵使君的深切同情,爱憎分明,感情真挚。与高适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