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词描写)

我头上的白发有三千丈长,是因为我的忧愁也这么长。

借有形的头发,抒发无形的愁思,夸张奇特,想象大胆,劈空而来,似火山爆发,让人拍案叫绝,淋漓尽致地抒写了他的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限愁思。诗句历来被誉为夸张的绝唱。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全唐诗》第1724页。

为您推荐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诗词描写)

一同骑马出游的伴侣忽而散去。 夜晚降临,只身客游在外,无家可归,又到哪里去独对明月、借酒浇愁呢?诗句把羁旅之悲、身世之痛描写得很有深度,也隐含着诗人自己长期不能用世的愁怀。比喻形象,生动贴切。 注:银壶,即铜壶,古代..

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怡(诗词描写)

诗句表达了作者赋《杜秋娘诗》的目的。 当忧痛袭来,无法摆脱的时候,你秋娘可独自放声吟诵此作,暂且藉以自我怡悦,打发愁怀。诗人同情杜秋娘的不幸遭遇,“感其穷且老”赠诗相慰。这种嘱托之词寄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语似平淡..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诗词描写)

花易落,人易别;花落不得重上故枝,人别亦不易重逢。 水要长流,人有长恨。词句抒发凄楚、哀伤的离别之情。前句首先自问“几时”得以重逢,抒发了相见时难的愁苦之情;后句再用形象比喻,写人生的离愁别恨,恰似滔滔流水,滚滚向东,一..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诗词描写)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诗词描写)

春花常开,秋月常明,最易引起词人无限美好的回忆;小楼长夜,东风轻吹,又能勾起多少伤心的往事?“何时了”三字,抒写了触景生情、忧痛难忍的愁苦心境。 末句以“不堪”二字将亡国之君抚今追昔的巨大悲痛和盘托出,由此,从反面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诗词描写)

秋风劲吹,苔藓满阶,可知幽居处荒凉、冷落,与当年“春殿嫔娥鱼贯列”相比较,怎能不让人哀从中来,倍觉孤独和惆怅?前句写忆往事,心颇悲哀;后句写现实之景,终日幽居深院,更是忧伤难解。 两相对比,增强了惆怅、凄苦的情绪。 李煜..

残灯明灭枕头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诗词描写)

深夜,灯油将尽,微光时明时暗,游子斜靠在枕上,心中饱尝了独守长夜的滋味,实在无法入眠。 仔细想来这种相思的事情,不是令人眉头紧蹙,就是引人心里烦闷,简直无法摆脱。句中把人物动作、表情,周围环境气氛联系起来,多角度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