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明灭枕头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诗词描写)

深夜,灯油将尽,微光时明时暗,游子斜靠在枕上,心中饱尝了独守长夜的滋味,实在无法入眠。

仔细想来这种相思的事情,不是令人眉头紧蹙,就是引人心里烦闷,简直无法摆脱。句中把人物动作、表情,周围环境气氛联系起来,多角度地、集中表现了浓重的离愁别恨,使艺术形象更富生活实感。

故李清照学此,脱胎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名句。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全宋词》第11页。

为您推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诗词描写)

少年时因涉世不深,还不能理解愁苦的真正滋味,所以,喜欢攀上高楼,登临览胜。 为了要写出新的词篇,寻字觅句,本来并无痛苦却勉强去抒发愁绪。这里作者以自身经历体会,就事议论,说明了一个诗人,他的真实感情是生活赋予的,是在时代..

残灯明灭枕头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诗词描写)

深夜,灯油将尽,微光时明时暗,游子斜靠在枕上,心中饱尝了独守长夜的滋味,实在无法入眠。 仔细想来这种相思的事情,不是令人眉头紧蹙,就是引人心里烦闷,简直无法摆脱。句中把人物动作、表情,周围环境气氛联系起来,多角度地、集中..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诗词描写)

首起反问句,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盘旋郁结的苦痛。 每当春季来临,万物萌发之时,内心总会有一种恍如有所失落、又似有所追寻的迷惘的情意。经过“抛弃”的挣扎、努力之后却依然永在常存。对花而难自慰,借酒却难消愁..

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诗词描写)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诗词描写)

南唐冯延巳《鹊踏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此处反用其意,寻找人瘦的原因,明指不因病酒,不是悲秋。暗含着真正的因由是为离情别绪所苦恼。 诗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用反说正,以反衬正,避免愁情直露,笔法深婉,富有..

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诗词描写)

句中表达对君王故国的思念。 明月东升,夜幕敛起,一切都是那么的幽静、空明。逢此良辰美景,反倒引起了无限的伤感和悲痛。国破家亡,流落异乡,一欲断肠;君王难忘,二欲断肠;春色可人,惊心催泪,三欲断肠;独立黄昏,暮色如愁,四欲断肠。..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诗词描写)

句中的闲滋味是闲愁折磨人的滋味,词人想消磨时光,排遣烦闷,靠做“险韵诗”、喝“扶头酒”来麻醉自己,以求得暂时的解脱。 然诗终有成时,酒终有醒时,诗成酒醒之后,环境依旧,更觉索然乏味,冷寂孤独。 注:险韵,用冷僻难押的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