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诗词描写)

荒凉的边塞,悠悠的羌笛声,传来了伤离之曲。

背井离乡,征戍之苦,已使征人难忍,更哪堪聆听这触动心声的曲调!缕缕笛声,象亲人的呼唤,又似游子的叹息,这怎能不使游子思亲之情迸发?!但作者未直接刻画征人的举动,而是用悬想示现手法,摹描出征夫神驰万里,想象闺中妻子那无可奈何的愁情。这种对征人的真实的心理描写,更反衬出征夫乡思之深,念家之切。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全唐诗》第1444页。

为您推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诗词描写)

荒凉的边塞,悠悠的羌笛声,传来了伤离之曲。 背井离乡,征戍之苦,已使征人难忍,更哪堪聆听这触动心声的曲调!缕缕笛声,象亲人的呼唤,又似游子的叹息,这怎能不使游子思亲之情迸发?!但作者未直接刻画征人的举动,而是用悬想示现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诗词描写)

整日走马西行,高原旷远,无边无际,仿佛已来到天边。 辞别家人后,见到的明月已有两回圆了,这怎能不触发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呢?借月圆反衬亲人不能团聚的感伤,借“两回圆”计算出路程的极度遥远。西北空旷荒芜的自然景观,正..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诗词描写)

孤灯燃起了游子的思归梦,捣衣的寒杵声更撩起了客子的念乡愁。 诗人把眼前景物融于乡思的深情中。这里诗人缘景生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强烈地抒发了诗人浓重的乡思之情。 意境孤独而凄凉。 注:然,同燃。 寒杵,这里指秋..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诗词描写)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词描写)

遥怜我幼小的儿女,不懂得把长安想念。 天宝十五年八月,杜甫离家北上,投奔刚刚即位的唐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写了这首望月思亲之作。诗人思念亲人,想及家乡未谙世事的小儿女不懂得思念长安的爸爸,也不理解妈妈想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词描写)

今夜鄜州的明月,她只能在家中独自观看。 《月夜》是诗人身居长安时,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而作的一首诗。此两句是诗的开头。 诗人思念家人,开篇却没写自己如何思念,反而落笔于在鄜州的妻子独自看月,写她..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诗词描写)

恰逢立春时节,在苜蓿峰边,面对胡芦河水,泪落沾巾。 闺中妻子只是空思念,见不到沙场上的征战者真是愁苦万分。诗人见景生情,借闺中“空相忆”这一想象中的情景,进一步表达自己思念家人之苦。诗意从对面飞来,更觉凄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