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诗词描写)

见芳草又绿,杨柳娇娜,远在天涯的郎君,何时才能回家?见燕子尚能回归故里,而亲人却一直远在天涯,能不伤悲?词中见物起兴,触景生情,抒发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注:越溪,在浙江绍兴,相传西施曾在此处浣沙。

温庭筠《菩萨蛮》《全唐诗》第10064页。

为您推荐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词描写)

这是诗人闺怨之作的名篇。 巧妙地刻画了一位“闺中少妇”心理活动的过程,由“不曾愁”到“悔教”的变化。春光融融,杨柳青青,无忧无虑的少妇将自己打扮起来,登楼眺望。 忽然看到了街头的柳色,顿时感到自己辜负了大好春光..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诗词描写)

樊川的依依垂柳,掩映着水边的村桥,掩映着桥下潺潺的溪水。 樊川,本是水名,在长安城南,是作者的故乡。诗人用“半掩村桥半拂溪”把记忆中水边桥头的樊川柳树,写得十分生动、形象,“依依”之词,既形容柳丝的轻柔,又含依恋之意,更..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诗词描写)

登上咸阳城楼,举目远望,蒹葭、杨柳、村落、河桥略似江南,不觉思乡之情触景而生,愁怀无际。 此联写得雄浑壮阔,气象万千。诗人用“一”、“万”这两个差值悬殊的“数字”,巧收强烈的艺术效果。 注:蒹葭,蒹,荻。葭,芦苇。为常..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诗词描写)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诗词描写)

年年岁岁柳色青青,但年年不见爱人归来。 想起当年霸陵分别时的情景,更令人伤心不已。词人见柳而生恋意,悲伤之情自出。 注:灞陵,汉文帝陵,在长安东,迎来送往都在这里,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寄予留恋之意。 李白《忆秦娥..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诗词描写)

远方的亲人音信不至,心中失望,愁闷无计消除。 尤其是空见象征爱情的丁香花蕾,愁绪更不堪承受。凄风苦雨之中,心中更加失望、愁苦。 词写一女子与亲人离别之后的心理。 注:青鸟,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后泛指传信的使者。..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诗词描写)

别已堪伤,又断了音信。 画楼之上,远望江南岸又生春草,一片凄迷,唯不见君归。揽镜只见鸾鸟雌雄相伴,更触动心中愁绪。 见花枝招展,叹人面如花更易衰老,思妇顾影自怜,无限悲苦,这种情感有谁得知?词句写思妇念夫,以美景反衬思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