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诗词描写)

春天还没有来到人间,便各处探问,寻觅春的足迹。

恨不得在一个早上,看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春满园,却又怕早开早谢落红飞,匆匆送春归。句中连用几个意思相反的词语,直言明说诗人的心理活动。但能几经层折,使意脉如曲水绕山,环转回流,把盼春、探春、惜春、怨春等复杂感情,娓娓吐出。舒卷自如,工于遣词运意。

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全宋词》第1903页。

为您推荐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诗词描写)

登上断崖岸边的安远楼,不由得思念起当年同游的友人今在何处?故地重游,山河依旧,只是到处添新愁。 句中“黄鹤”典出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实指南宋淳熙丙午(1186)冬于武昌建成的安远楼。这里“新愁”..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诗词描写)

楼台刚刚建成,才有个登览凭眺的地方,却要永远地离去。 北伐尚未成功,救世复国的夙愿仍没实现,但鬓发已经斑白。诗人触景生情,在叙述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的矛盾中流露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悲情,以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离别的痛苦..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诗词描写)

拔刀看剑,心中激起了理想受挫的郁愤之情。 环顾当局有哪一个达官显宦为人才的埋没而感到痛心流泪呢?词句用饱含情感的细节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积薪”一语出自《史记·汲黯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诗词描写)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俛仰千古悠悠(诗词描写)

这是词人站在蓬莱阁上触景起兴,吊古伤今之语。 只见茫茫鉴湖水曲萦回,浪吻寒沙,林树含烟,衰草凄迷,到处是一片苍凉肃杀的景色。此时,遥想俯察,感慨油生。悠悠千载,长长的历史,好象是在转瞬之间成了过去。 “俛仰”一句借用《..

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诗词描写)

诗人手握宝剑,临风感怀,想起自己浪迹天涯、幕客他乡的遭际,不禁长歌浩叹。 那万端的愁情,纵有杜康美酒,也难以消融。这里在反用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语意时,表达了救国壮志难以实现的愤怨。 吟咏之间感受到..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诗词描写)

这里的意思是:徒然的去抒发国破家亡之痛,身世漂零之苦是毫无用处的。 倘若登楼远眺,目睹斜晖返照之景,其酸楚滋味、悲凉之感仍然是无法抑制的。因而主人公产生了“却怕登楼”的复杂心理。句中“怕”字凝聚着家国兴衰、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