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距长安万余里,老朋友你为何吝惜一行书信,至今不见音讯呢?我身处玉门关外,从西向东日夜遥望,思绪纷乱,几欲断肠。
更何况明天又是除夕日,人到节日就更加思念你这老友了。诗句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时逢佳节、盼望友人来信的急切心情。
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全唐诗》第2104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称,测定物的轻重。 《易·谦》:“称物平施。”此处用典,《世说新语·夙惠》:“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明沈一贯《日方升赋..
从来不知读书,只知道用黄金来提高身价。 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纨袴子弟的荣升之道。作者直言不讳,言辞激烈,一反诗句的含蓄委婉,鲜明清晰地表达了对贫富不均、世道不平的不满,对纨袴少年的蔑视。 注:啁(tiào),调笑。 李..
痛苦分手,已经三年有余。 在明月下,相互思念。感明月可圆而人不得团聚,令人断肠。自分别以来,明月啊,你已圆了三十六回了。 诗中抒发了两人的思念之情。 妙在全由月字写出。以月圆与人别相对照,用“三十六回圆”反衬人不..
遥怜我幼小的儿女,不懂得把长安想念。 天宝十五年八月,杜甫离家北上,投奔刚刚即位的唐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写了这首望月思亲之作。诗人思念亲人,想及家乡未谙世事的小儿女不懂得思念长安的爸爸,也不理解妈妈想念..
长安夜空,秋月高悬,千家万户的捣衣声此起彼伏,这是思妇为远征的丈夫赶制冬衣的情景。 习习秋风,吹不尽征妇对玉门关外征戍人的思念之情。“总是”二字更为深沉,凝炼地道破了征妇绵绵无尽的离愁,“一片月”象征出思妇切盼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