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那害虫十分渺小?它毒害蛀蚀树木永不停息。
谁说那树木十分粗壮,它的花叶终有衰败的时候。虫之小,树之大,无法可比,但虫虽小,它却可以把大树蛀空,使大树枯死。
诗句通过虫与大树形体上的对比,然后再揭示与其相反的结果,把看似平凡普通的问题触目惊人地表现出来,说明有害之物虽小,却不可麻痹大意,应防微杜渐,由此可联想到人事和社会问题。诗句充满辩证哲理。
注:蠹(dù),蛀虫。此用作动词。
白居易《寓意诗五首》其五《全唐诗》第4678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诗写被休女子与丈夫别离时的凄苦。 从井底下吊银瓶,银瓶将要上来,但丝绳却断了;在石头上磨玉簪,玉簪眼看就要磨成,却不料从中央折断。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明青年女子的无所依托,她的美好愿望与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泡影。表现了她..
不要以为今日的宠爱就能使我忘掉旧日的恩情,看着花儿,满眼泪水,始终不与楚王说一句话。 诗中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却默默反抗的妇女形象。息夫人原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夫人,楚灭息后,被楚王霸占。诗的前两句似乎是息夫人内..
桃花夫人忍辱苟活,纵然无言,又岂能无咎无愧?然而,可怜的却是金谷坠楼的绿珠。 诗人对绿珠、桃花夫人的褒贬俱在其中而“不显露讥刺”,形象生动,饶有叹惋之情。 注:绿珠,晋石崇歌妓,善吹笛。时司马伦(赵王)杀贾后,自称相国,专..
这是词人追忆当年身游北疆时的景况。 雪压边关,肃杀森冷,寒气逼人,词人踏冰犯霜而行,犹感酷寒之苦,好象身上穿的皮袍都要冻裂似的。沿着冷落的枯林古道,经历长河饮马的艰辛,置此境地,词人困惑迷茫,无所是从。首句用“记”字引..
这是一首闺怨诗。 诗人通过白描手法传达商人妻子的心声。闺妇嫁给瞿塘峡的商人,但商贾好利长期在外,每每错过预定的归期,因此引起少妇的怨情。 要早知丈夫这样重利轻别,这样不讲信义,悔不当初嫁给弄潮之人,因潮的起落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