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特点及其与 掌故、成语的区别

《典故小词典》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小型语文工具书系
列》中的一种。该系列还包括《成语小词典》、《掌故小词典》等多种词典。
而典故、成语、掌故三者关系密切,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譬如“狐假
虎威”、“亡羊补牢”、“中原逐鹿” ,本来都是“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
照说都是典故,但一些成语词典却将它们收入。由此可见,人们认为有些
典故同时又是成语,二者互有出入。
至于典故中包含掌故,更是司空见惯;古人甚至认为“掌故”即“典
故” ,如《后汉书》称“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宋史》称“熟于朝廷典故” ,引
文中的这两个“典故” ,其实是指“掌故”。但掌故不仅包括前人往事,还包
括历朝的典章制度,它们并没有全都像典故、成语那样,凝缩成人们通用
的词组或短句,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掌故与典故、成语还是有区别
的。人们引用掌故时,不是照录原文,就是简述原文。而一些掌故选本,
编者对选篇拟立的标题,只代表他个人的看法,并不是人们公认并通用的
凝缩词句。但有些掌故,确已凝缩成典故或成语;例如“朱紫” ,原指古代
官员的服色,如唐制规定:五品以上服朱紫,六、七品衣绿,这自然是掌故,
但又成了典故。人们既可用其本义(无喻指义) ,又可用其喻指义。如《唐
书·郑余庆传》: “时每朝会,朱紫盈庭,而少衣绿者;品服太滥,人不以为
贵。”句中的“朱紫” ( “衣朱紫者”的省文) ,仍是指官员服色,但“朱紫”又可
以喻指达官贵人,如“杨氏一门,朱紫盈庭”。这一句中的“朱紫” ,就是用
其喻指义。此外如“墨绖”、“瓜代”、“乌台”、“棘院”、“七出之条”、“不服烧
埋” ,等等,都是由掌故凝缩而成典故的。
典故、成语、掌故三者的关系既然如此密切,而同一书系中的《典故小
词典》、《成语小词典》和《掌故小词典》,又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因此三书在
选定词目的时候,势必要对三者严加区分,才能避免内容的过多重复。
要严加区分,关键在弄清典故是什么,它与成语有何区别。至于典故
与掌故的区别,前文略已说清,此不拟再议。
《现代汉语词典》对“典故”作了如下界说: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
事或词句。”我认为这个定义是可以成立的。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通称为“事典”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
词句,通称为“语典” :典故即由这两部分组成。
如果对这一定义再作具体分析,再拿它与成语作一比较,那我们就能
更清楚地看出两者的明显区别:
甲、典故是有出处的,其出处是古书,这与熟语、成语有所不同:熟语、
成语多出于口耳传闻,虽然有的也可能见于古书,但古书引用它们很可能
是记录当时人们的口语;虽然有些成语由典故转化而来,但那是由于它们
接近口语,人们不必穷典溯源,就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它们。而典故则源
于作者的创作,有的虽取材于生活,但已经过作者的加工。成语一般都是
无喻指义、借代义的词组或短句;有的虽有喻指义(如“对牛弹琴” ) ,但词
意浅明,不必穷究其语源即可正确理解和使用,即使它们原是典故,但已
融入口语,故可归入成语一类。而那些出于古书,多含喻指义或指代义的
词句,或需探其典源方能晓畅其义、灵活运用的词句,才是真正的典故。
乙、典故与成语,作为诗文中引用的“词句” ,其语言结构一般多为词
组或短句(间也有少数较长的复句) ;它们被使用时,常包孕在一个句子
里,如: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只为些蝇头微利,蹬脱我锦片前程。”
“一苇”是典故,出于《诗经》,这里喻指小船。“蝇头微利”是成语,无指代
义,即使古书上亦曾引用,却不必问其出处,仍能明其意义。但两者都包
孕在句子里,如果单独使用,那就并非引用典故或成语,而属于引用原文。
这两种引用,常被混淆,其实是有区别的。
丙、成语的语言结构,虽不能说一成不变,但一般说来是比较稳定的。
而典故常被活用,在不同诗文中引用同一典故,由于侧重点各不相同,或
由于不同诗文形式的不同要求,以及作家语言习惯的差异,其语言结构形
式常有变化。譬如“班姬团扇”这个典故,用在不同作家的不同诗文里,有
的写作“班扇”或“班女扇”、“班姬扇”、“婕妤扇”、“秋风扇”、“悲秋扇”、“班
姬秋扇”、“婕妤团扇”、“秋风弃扇”、“齐纨怨思”……只要扣住有关故事,
事典的词句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成语有时也被“活用” ,但“活用”时其基本词少有变异,只是以同义词
更换其个别词,或颠倒其词序。如“生灵涂炭”这个成语, “生灵”这个词也
可以换成“生民”或“黎庶”、“万民”、“苍生” ; “手足胼胝”这个成语,也可写
作“手胼足胝”或“胼手胝足”、“足胝手胼”、“胝足胼手”。有些较长的成
语, “活用”时可截取原文,或凝缩词语,如“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也可写
作“冤有头,债有主” ,或分作“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总之,词省而基本
不变。
古书中的故事甚多,但不是任何一个故事都已构成事典。那些能构
成事典的故事,一般都具有下列一类特点:
204 附录:典故的特点及其与掌故、 成语的区别甲、人们比较熟悉的故事。如果是大多数人感到生疏的故事,那只能
构成“僻典” ,而不可能普及,不可能成为汉语中最有生命力的细胞。古代
作家只有在不能明白宣示自己的隐衷时才使用僻典,或有意炫耀自己学
识渊博时才使用僻典。
乙、具有讽刺意义或历史借鉴作用的故事。如: “周公吐哺”、“祁奚举
贤”、“中流击楫”、“薏苡兴谤”、“大树将军”、“南郭先生”、“无愁天子”、“蟋
蟀相公”、“胭脂井”、“堕泪碑”……它们既是人们较熟悉的故事,而且是具
有巨大启发意义的典故,有的还放射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灿烂光辉。
丙、历史上一些文人雅士的有趣故事。如: “箪食瓢饮”、“断?画粥”、
“莼羹鲈脍”、“梅妻鹤子”、“司马青衫”、“阮籍途穷”、“毕卓盗饮”、“洛阳纸
贵”、“鸡林声价”、“压倒元白”、“倚马可待”……这类典故之所以特别多,
和《世说新语》、《续世说》、《唐语林》、《南北史续世说》、《新世说》这类笔记
小说的广为传播有关,也由于古代文人对此津津乐道,因此在写作诗文时
信手拈来,借以自抒怀抱,使之古为今用。
丁、人们比较熟悉的神话传说故事和古代寓言故事。如:“女娲补
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鲁阳回日”、“牛
郎织女”、“萧史弄玉”、“刘阮遇仙”、“柳毅传书”、“塞翁失马”、“歧路亡
羊”、“刻舟求剑”、“黔驴技穷”……这类故事早已流传,由于它们想象奇
特,寓意深刻,颇能发人遐想。
戊、脍炙人口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如: “相如文君”、“桃花人面”、
“相敬如宾”、“红叶题诗”、“织锦回文”、“张敞画眉”、“韩寿偷香”、“潘岳悼
亡”、“河东狮吼”、“杞妻哭城”、“韩凭相思”、“玉镜台”、“解语花”……这类
故事,屡见于歌咏,而后借助通俗小说和戏剧的煽扬,几乎家喻户晓。由
于它们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与执着,表达了爱情这一永
恒的主题,因此许多诗文常常引用这类典故。
己、各种行业杰出人物的故事。如: “力能扛鼎”、“百步穿杨”、“射石
没镞”、“郢匠斧削”、“庖丁解牛”、“伯乐相马”、“优孟衣冠”、“妙手回春”、
“韩康卖药”、“响遏行云”、“顾曲周郎”、“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轮
手”、“杏林”……这类典故,数量虽不算多,但为人所乐道。
庚、各种宗教人物的生动故事。如“列子御风”、“长房缩地”、“老子如
龙”、“青牛度关”、“栾巴噀酒”、“一枕黄粱”、“生公说法”、“支遁放鹤”、“慧
可立雪”、“丹霞烧佛”、“少林武僧”……这类故事,本来甚多,大都散见于
佛、道典籍。中国文人虽尊崇儒术,仍有不少人熟悉佛道典籍,并乐与佛、
道名流往还,所以这类事典仍常见于古代诗文。
辛、其他。事典涉及古书中的故事是多方面的,上述几类远不能概其
全,只是它们较常见、较重要而已。但不论哪一类事典,除少数咏史诗、论
史文直击本事外,大多数是借来以古喻今、以古讽今或以古比古,很少就
事论事。
304 附录:典故的特点及其与掌故、 成语的区别四
古代诗文中的语典,较之事典其实要多得多。前人称杜甫诗“无一字
无来历” ,主要是指他善用语典(包括化用前人的诗句) ,而不是说他喜好
点鬼垛尸般地搬用事典。但历来的注家和读者,偏重事典;一些类书或典
故辞典,也常常以事典为中心:结果给人造成了误解,以为事典多于语典,
甚至将“典故”等同于“事典”。近来出版的一些成语辞典,又常把大量语
典划归成语,这样一来语典便只剩下一些较难融入现代汉语的古书上的
一些词句。从实际出发,本书有意恢复语典的地位,仅把那些不问出处、
光看字面便知其意义和用法的词句视为成语,如: “习以为常”、“一成不
变”、“一败涂地”、“一身二任”、“一笑置之”、“一蹴而就”、“一蹶不振”、“七
颠八倒”、“七零八落”、“七尸之躯”、“七窍生烟”、“力小任大”、“大权旁落”
……这类词语,其出处只能是人们的口头语;有人从古书上为他们寻找语
源,我看是找错了地方,至多只说明它们早已流传。
语典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来源也甚广。据
我看,古书上的生动或深刻的词句,都有可能凝成语典。由于语典涉及面
太广,很难作出精确的分类,只能就其主要类别略加介绍。
甲、涉及历代典章制度的语典。例如: “社稷”、“虎符”、“封禅”、“避
讳”、“五刑”、“赭衣”、“补服”、“结发”、“合髻”、“合卺”、“五等封爵”、“九品
中正”、“三公九卿”、“嵩呼”、“簪笔” ,这类语典,中学生比较生疏,而古代
诗文中又常涉及,本书择要选录其中一小部分。
乙、作为事物代称的语典。如: “此君”、“王者香”、“麹生”、“忘忧物”、
“木奴”、“木铎”、“谢豹”、“青蚨”、“阿堵”、“灵台”、“嚆矢”、“鱼雁”、“苞
苴”、“青州从事” ,这类语典,如不知典源,就难以索解;如光看字面,还会
闹出笑话。
丙、作为妙喻的语典。如: “社鼠城狐”、“布鼓雷门”、“班门弄斧”、“太
阿倒持”、“车辙之鱼”、“相濡以沫”、“曳尾泥涂”、“有脚阳春”、“牛鼎烹
鸡”、“刻画无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这类语
典,都是古代文人创作的美妙比喻,它们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至今仍为人
们乐意采用。
丁、描述人的行为和态度的语典。如: “清静无为”、“和光同尘”、“韬
光晦迹”、“揽辔澄清”、“昃食宵衣”、“醇酒妇人”、“暴虎凭河”、“林下风
气”、“琵琶别抱” ,这类语典,数量很多,其中一些与历史人物有关,介乎语
典与事典之间;另有一些由于无喻指义和指代义,而且词浅意明,往往又
与成语搭界,处于两可之间。
戊、反映旧时民俗的语典。由于时移俗变,有些旧时民俗已成古董,
只能在古书中见到;有的虽仍被称引,但内容可能发生了变化。如: “鞭
春”、“咬春”、“祭灶”、“送穷”、“屠苏”、“五辛盘”、“卖痴?”、“补天穿”、“长
命缕”、“茱萸会”、“金钱卜”、“洗车雨”、“社公酒”、“流觞曲水”、“祓禊”、
“消寒图”、“乞巧”、“穿针楼”、“旛胜”、“镜听” ,这类语典, 常见于古代诗
404 附录:典故的特点及其与掌故、 成语的区别文,中学生应当略知一二,否则读古代诗文就会遇到障碍。
己、被人视为“名言”或“格言”的语典。这类语典,大多数是从历史故
事中撷录出来的,但人们使用时不必再涉及那个历史故事,故这类语典具
有独立性。如: “民为邦本”、“九折肱成良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
难兴邦,逸豫亡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从善
如登,从恶如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临渊羡
鱼,不如退而结网” ,这类语典,在古代诗文中常以不同的方式灵活运用,
除散文常照录原文外,在韵文中常被化用,而不照录原文。由于这类语典
最富思想性,表达了古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真知灼见,故至今仍深深地扎根
在现代汉语中。
庚、还有一类语典,就是化用前人的诗句。化用时或明用、或暗用,或
正用、或反用,方式多样。特别是宋人写诗,讲究“点铁成金” ,或做翻案文
章,常借用前人诗句,只改窜一二字,就自以为胜过前人,别具新解。这类
语典,注家可以注出,却难在典故词典中逐一列出,故本书不录此类语典。
辛、其他。以上几种语典,比较常见;其他种类,为了避免琐碎,就略
而不论了。
成语、典故是一宗巨大的财富,正如范宁先生在《典铨丛书序》中所指
出的那样:
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学中成语典故多,往往可以作为测量该国精神文
明的标尺,并标志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宝藏的丰富。
我国唐诗、宋词、元曲在文学史上分别代表了一代创作成就的高峰。
其中蕴藏着无数优美的典故。许多语言大师成功地运用典故,表现了他
们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复杂思想感情。典故
是智慧的结晶,它们在文学作品中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其实,除唐诗、宋词、元曲外,我国历代的诗歌、散文、笔记、小说、戏
剧,情况莫不如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典故多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为了从典故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繁荣祖国的语言、文学,我们必须继承和
发掘这笔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宝藏。
古代文人要熟悉典故, 主要靠多读、熟读古书,并检阅有关的类书。
这种做法,对今天功课门类繁多的中学生来说,显然难以办到。而他们又
不能不继承这笔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宝藏,不能不阅读一些古代作品,以
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语汇,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为他们提供一部实
用而又部头不大的典故词典,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正是根据这种现
实的需要,来尝试从事这样一部典故词典的编写工作。也正因是尝试,我
们的工作一定会有不少缺点,真诚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多加指正。

为您推荐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攀鬡;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诗词描写)

诗人以狗喻世上那些贪图私利的小人。 揭露他们的虚伪面目和为私利而互相争斗的丑恶本性。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群丑争斗图。 注:鬇学(zhēngníng),毛发蓬松的样子。啀喍(yáchái),犬露齿欲啮貌,又争斗貌。 ..

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月归去(诗词描写)

这是用调侃的语气向友人辛弃疾表露愤然归隐的思想。 如果皇帝赏识我,赐给白璧一双,或是提供声色之乐,那我也不贪恋这些,都留下给你享用吧。我决心要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泛舟江上,让清风朗月伴我隐退。句中借典言志,能自铸新语..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诗词描写)

这是抒写离情之作。 淡淡,指水波荡漾;悠悠,意为忧思绵长。对于远去他乡为异客,怎不让人产生万般伤感?诗人把这种离愁同“长江水”和“落花”相比衬:落花无声,而分离有恨,无限的别绪如同长江水一样长,一样深。写法委婉、含蓄,..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诗词描写)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诗词描写)

句中表达了词人满怀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然而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苟且偷生,不思振作,使广大志士,壮志成空,年华虚掷,满腔的报国深情竟付之东流。 此处以滔滔奔流、一去不复返的江水比喻不断逝去的岁月年华,抒发心中的愤懑。..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诗词描写)

乐声象龙吟虎啸同时发作,又象秋天自然界各种响声和百泉溅飞的汩汩流水声交织在一起。 前者写曲调高亢雄壮,惊天动地;后者状觱篥声的急促,变化多端。 注:万籁,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响。 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用竹..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诗词描写)

运用拟人化手法,将“流水”、“暮禽”赋于人的感情:清清的流水好象故意一去不复,汩汩东流。 傍晚的禽鸟相互飞回丛林栖息。它们好象与诗人一同结伴而归。表面言“水”、“禽”有情,实则写自己有情。借“流水东去”不返,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