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诗词描写)

此二句是词人追怀青年时期抗金救国的伟业。

那时曾高举战旗,聚众起义,反抗金人统治;也曾率领身穿锦绣战袍的精锐骑士,左冲右杀,突破金兵的道道封锁,横渡天堑,跃马南归。这里虽是叙事之笔,但饱蘸感情,洋溢着抗金志士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忠义爱国军人的自豪感。

注:襜(chān),战袍护膝部分。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全宋词》第1943页。

为您推荐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诗词描写)

楼台刚刚建成,才有个登览凭眺的地方,却要永远地离去。 北伐尚未成功,救世复国的夙愿仍没实现,但鬓发已经斑白。诗人触景生情,在叙述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的矛盾中流露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悲情,以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离别的痛苦..

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诗词描写)

这里形象描述了淝水之战,东晋军队以少胜多,打败秦军进犯的史实。 东晋八千精兵,争渡淝水,抵挡凶残贪暴之敌。战车驰骋,军旗挥动,谈笑之间,秦军大败,望风披靡。 夜间溃逃,听见八公山上风吹草木和松鹤的叫声也以为晋兵追来。词..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诗词描写)

此二句是词人追怀青年时期抗金救国的伟业。 那时曾高举战旗,聚众起义,反抗金人统治;也曾率领身穿锦绣战袍的精锐骑士,左冲右杀,突破金兵的道道封锁,横渡天堑,跃马南归。这里虽是叙事之笔,但饱蘸感情,洋溢着抗金志士压倒敌人的..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诗词描写)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诗词描写)

这里描述了一位身任路分都监的张将军,检阅军旅的壮观场面,在那平坦如掌的辽阔原野上进行着惊心动魄的秋季阅兵。 只见战马腾跃,左冲右突,刀光剑影。行阵灵活,阵法多变,层出不穷。此四句以“见”字领起,真实地刻画了目击秋阅..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诗词描写)

诗人用委婉的背面敷粉的艺术手法,极言塞外严冬气候的恶劣。 “胡雁”、“胡儿”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他们尚难忍受,只有哀鸣、泪落,何况远戍此地的唐军呢?不言而喻,应该班师回朝。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皇帝穷兵黩武政策的..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诗词描写)

边塞广阔的原野,昏黄的云天,忽然飘过一片白云,不免引起征人思乡之感。 然而国恩未报,外敌未灭,怎么回去见中原的父老和故乡的亲人?!两个“得”字,运用于一句之中,既表明了戍边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又使句子刚劲有力,给人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