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诗词描写)

昔日豪华竞逐的金陵如今已是蔓草遍地,野兽横行,猪、鹿衔着枯干的荠菜出没在荒台旧垒之中。

词人用铺叙的笔墨极写古城荒芜萧条的图景,反映亡国惨祸的深重灾难,流露“黍离”之悲。

注:甸,古时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全宋词》第3339页。

为您推荐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诗词描写)

忽一声,鼙鼓动地而来,安禄山起兵作乱,惊破了唐玄宗、杨贵妃的歌舞享乐的生活,海棠亭北顿时风雨凄迷,只剩一抹荒烟。 这是借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诗句,吊古伤今,揭示了元兵给赵宋宫廷带来的种..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诗词描写)

满城灯火流光溢霞,璀璨烂漫。 桥上灯火,密如繁星,夜禁解除,锁链开启,任游人通行。人马过处,尘土飞扬,灯光为之而暗淡。 明月照时,只见人头攒动,盛况空前。诗句写元宵节夜晚京城灯火盛景。据说唐武后神龙之际,作诗赋元宵灯会的..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然(诗词描写)

元宵佳节之夜,纵目眺望,彩灯高挂枝头,好似烛龙燃烧一般光明灿烂,辉煌壮观。 诗句反映出当年元夜灯节的盛况。 注:烛龙,《山海经》神话传说:“有神,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而赤。”又《楚辞》有“逴(chuō)龙”,与“烛龙”同是一物..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诗词描写)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诗词描写)

句中描写元军侵占临安后第一个元宵节的悲凉景象。 铁骑横行,戒备森严,可怖的气氛取代了节日的欢乐,就连银色灿烂的花灯也在不停地抛洒着伤心的泪水。这里看不到一点春回人间的欣喜,整个城市为一片愁云所笼罩。唐宋时期,每..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诗词描写)

二月二日,江上踏青春游,伴着和煦、怡人的东风和温暖的旭日,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融融的春意,就是那动听的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洋洋的情意。 这是诗人写踏青时节,江上春游的感受,朴素自然,读来亲切欢愉。 注:二月二..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诗词描写)

元宵佳节,彩楼上搭起了美观对称的灯笼山。 这五光十色、辉煌耀眼的花灯山,照得都城如同白昼。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游人熙熙攘攘,胭脂香气随着飞扬的尘埃四处飘散。晓月悬挂柳梢,闪现着淡淡清光。天将放亮,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