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诗词描写)

唐俗: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着牛郎织女团聚的美好时刻,摆下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他们乞求灵巧。

穿时要用七根线和七枚绣花针,在月光下看谁穿得快、穿得多,获胜者便算是乞到灵巧和智慧。这首诗写的就是乞巧的场面。

诗的大意是:长安城中月色如白绢,家家户户中的妇女今夜都手持针线向牛郎织女乞巧。

其实乞巧这事只是这些女子们的美好想象,因为天上人间不通消息,哪能求得灵巧呢。

注:仙裙、玉佩,指乞求的妇女。

崔颢《七夕》《全唐诗》第1326页。

为您推荐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词描写)

遥怜我幼小的儿女,不懂得把长安想念。 天宝十五年八月,杜甫离家北上,投奔刚刚即位的唐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写了这首望月思亲之作。诗人思念亲人,想及家乡未谙世事的小儿女不懂得思念长安的爸爸,也不理解妈妈想念..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诗词描写)

长安夜空,秋月高悬,千家万户的捣衣声此起彼伏,这是思妇为远征的丈夫赶制冬衣的情景。 习习秋风,吹不尽征妇对玉门关外征戍人的思念之情。“总是”二字更为深沉,凝炼地道破了征妇绵绵无尽的离愁,“一片月”象征出思妇切盼团..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清风白露寒(诗词描写)

请不要在今晚秋江离别时依依不舍,明日您便可坐船回到长安。 进京后自有歌女为您歌舞,为您劝酒,任凭您观赏品味这一切,而不用再顾及宫外的寒意了。诗句写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缓”字与“随意”照应,暗示回京后的安适。末..

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除(诗词描写)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诗词描写)

不忍目睹亡妻的遗物,妻子的衣服只好尽数施舍别人。 就连她生前做的针线活也被我封存起来,以免睹物思人。若无切肤之痛,是难能吟出这样的诗句的。 两句诗朴实、自然,委婉动人,堪为悼亡诗的绝唱。 注:针线,可看作代指“针..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诗词描写)

这里是写一个被弃的女子的幻想和期待,假如能破镜重圆,那么就要约束他在书房里读书,吟诗填词;我呢,便穿针引线,做做女红,整日陪伴着他,不使自己年华虚度。 句中不用典、不设譬、浅俗语写家常事,表现人物个性,逼真似肖。 注:蛮..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诗词描写)

南风吹来,瞬间即扫平叛军,净化了九州;而我也将西入长安,回到皇帝身边。 用“南风”、“扫尘”来比喻战争胜利,形象含蓄而又贴切。古人认为“南风”是滋养之风,“南风”同时也寓兴邦之意,而且永王军在南方,西入长安不仅意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