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汉人为吾师,为人学字不倦疲(诗词描写)

从古到今的汉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我向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读书作诗,从来不知道疲倦。

这两句诗写的是新疆少数民族诗人坎曼尔为了丰富自己的学识,了解汉族文化,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汉族和少数民族兄弟般的民族关系,也可以从中看到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坎曼尔《忆学字》《全唐诗外编》第466页。

为您推荐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诗词描写)

友人晁监不久就要远涉重洋,回到祖国去了。 以此后我们彼此将远隔千山万水,各居一方,不知音信如何相通?好友相别,对此诗人感慨万分,那种对晁监的恋恋不合、依依惜别之情,颇为动人。 注:方异域,意谓将要各居于不同的地方。..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诗词描写)

日本友人晁衡登舟远航辞别了唐都长安,那归帆似一片孤叶漂泊在辽阔的东海之上,随风颠簸,时隐时现,飘过蓬莱仙山。 您遇难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入湛蓝的大海之中,永难再现。上天伤悲,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悲雾笼罩了海上..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诗词描写)

波涛滚滚的沧海简直难以猜测何处是尽头,谁又能知道沧海以东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中国以外,哪里为最遥远?恐怕就要算迢迢万里之外的日本了。 如今友人要回到那里,征程漫漫,比登天还难,真让人担忧啊。诗句通过极写大海的辽阔无..

回首举目望苍穹,明月皎洁挂中空。遥思故国春日野,三笠山月亦相同(诗词描写)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诗词描写)

大师的祖国扶桑在烟波浩渺的东海之东,大师的故乡又在扶桑的东方之东。 此次归国有谁与您相伴?唯有满船的明月、一帆的清风。这首小诗朴实自然,真挚地表达了对日本友人的良好祝愿,也寄寓了作者愿当明月清风,与友人一路伴..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诗词描写)

回忆当年十五岁时,还是孩童的心理,活泼健壮,跑来跑去如一头小牛犊。 八月庭前梨枣熟时,一日能上树千回。这是诗人五十岁时对自己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如今生活穷困,年老体衰,忆起少年时生龙活虎的健壮体魄,怎能不深深叹喟。..

何处深春好,春深稚子家。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诗词描写)

哪里的深春景色最美?最浓的春色是在儿童嬉戏的庭院里。 你看他们争着骑一竿“竹马”,悄悄地去邻居家掐花。用典型的动作“争骑”、“偷折”写出儿童好动、淘气的天真特性。维妙维肖,极有情趣。用“竹”、“花”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