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姿容艳丽,如照耀屋梁的朝阳,如初出碧水的红莲,早就闻名于世,如今她正向往着爱情生活。
诗句以“旧知名”托喻诗人自己的名格与才能早已显着,是作者自赞的诗句。
注:照梁,《神女赋》:“其始来也,耀乎如自日初出照屋梁。”何逊《看伏郎新婚诗》:“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
李商隐《无题》《全唐诗》第6164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诗人写了一位志行高洁的少女,面对大好春光,触发了年华易逝,前途茫然的苦闷。 而这满腹心事又无人知晓,只好背着女伴,面对春风,在秋千架下独自哭泣。诗句写少女哭春,是借以寄托诗人自己渴求施展宏图大略而又不可得的感慨。..
金碧辉煌的玉堂门,挂着莹光闪闪的珍珠帘。 堂内的古藤椅上,坐着一位窈窕少女。她面白似玉,色如桃李,姿态媚人,如神话中的凌波仙子。 诗人在这里,把人比作仙子、桃李,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个貌美脱俗的贵族少女形象。 注:婵..
小女乌黑的头发用紫色的丝带束起,又用玉簪斜插发髻。 她衣衫单薄,双眉轻皱,亭亭玉立。词句细腻入微地描写了一位少女的容貌、服饰、装束和情态,用语自然,使她显得天真可爱,妩媚动人。 注:云,此指头发。 (guā),紫青色的绶,..
谁家的闺女穿着青裙白衣,步履轻盈,楚楚动人,趁着桑蚕生长的季节到外婆家串门。 句中以服饰穿着写少女的俊俏。苏轼诗《于潜女》就有“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履”的描写。词句用农家习俗表现出少女的勤劳和爱亲尊长..
在明净如月的镜湖上,耶溪越女的肤色洁白如雪,刚打扮好的美女的倩影荡漾在碧波粼粼的春水中。 波光与人影相辉映,景色极美。诗中以明媚的春光,滢滢的碧波为背景,托衬越女的美貌,强烈地显现出耶溪女的清秀、婀娜,给人以俏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