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青铜明镜,曾经照过我少年时代。
而如今自己已如此衰老、憔悴,再也不忍复拿青光闪闪的铜镜了。诗人以不忍再拿铜镜自照,曲折地表达自己对青春消逝,暮年已至的痛苦心情。
注:衰飒,喻容颜衰老。清光,铜镜的光,这里借指镜子。
李益《罢镜》《全唐诗》第3207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青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还系念着自身的冷落清寒而独生悲叹呢?以比喻反问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宏伟志向,对少年提出高远的期望。 注:拿,抉取。拿云,比喻高昂的志向。 幽寒,喻处境艰苦。坐,空、徒然。呜呃(è),悲愁无望的样子..
人虽老迈,但壮心不已,仍想跃马横戈,驰骋疆场,为抗战救国立功万里。 可惜,力不从心,大志难遂。希望年富力强的有为青年,应将自己的雄心抱负见于行动之中,切莫要徒学老翁慷慨激昂,空怀报国之情。句中用老、少对照、分说,入情入理..
不知从军守边的丈夫身体是否健壮安康。 现在役期已满,为什么不见南飞大雁带来返乡的音信。这里运用典故,熨帖工巧,真切地揭示了少妇思念远方夫婿的焦急心情。 注:马上,即马上少年,指从军的年轻夫婿。《史记·陆贾列传》..
满园遍栽金黄的菊花,其中只有一丛与众不同,盛开着霜雪般的白花。 这正如今日出席这歌舞盛会的人一般,大家正值青春年少,唯我一人是银发老翁。诗句即景生情,将菊之金黄与银白的混同比作人之年少与年老的共欢,写出作者人老心..
营州少年饱经原野骑射生活。 他们纵马驰骋在城下打猎,皮袍随风势飘摆翻转。诗句勾勒出北方边塞地区少年的装束特征,突现了他们粗犷好猎的性格特点。 注:厌,同“餍”,饱。 此处有饱尝、饱经之意。 蒙茸,指皮袍随马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