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诗词描写)

诗人因受永王李璘牵连蒙冤受屈而被流放夜郎。

在凄苦的环境中,西望长安,想及旧交,此时必当随驾返朝,东风得意,而自己大概只能在梦中与他们相会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的政治、冷酷的世道的失望和对友人的思念。他多想回到长安匡扶社稷,再济苍生。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全唐诗》第1754页。

为您推荐

别来三日东风,已非复、吴中阿蒙(诗词描写)

别后东风连刮三日,牡丹便迎春开放。 这就象东吴的吕蒙,进步的速度是出人意料的。这里用春天花卉生长发育的生物现象和历史故事,说明了事隔三日应当刮目相看的道理。 注:吴中阿蒙,典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

银汉千丝雨,被东风作恶,吹落满空柳絮。恰自江南消息断,才此六花飞舞,最好是,鹅毛鹤羽(诗词描写)

银河洒落的千万条雨丝经一阵阵东风吹过,凝成雪片满空轻舞如飞絮,恰好在无从得到春消息的时候出现这六瓣的花朵,象鹅毛鹤羽一样的洁白、轻盈。 句中以“柳絮”、“六花”来写雪花的形态,形象工细,最后用比喻写雪花的轻盈、..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诗词描写)

东风吹万物,可却偏偏不能把忧愁吹走。 春昼渐长,却偏带给诗人更多愁恨。“东风”、“春日”能给人美好的感觉,可由于诗人积结的忧愤十分深重,故而迁怒于东风、春日,怪其不把愁吹去,而把恨引长。诗句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沟思,新..

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诗词描写)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诗词描写)

春花常开,秋月常明,最易引起词人无限美好的回忆;小楼长夜,东风轻吹,又能勾起多少伤心的往事?“何时了”三字,抒写了触景生情、忧痛难忍的愁苦心境。 末句以“不堪”二字将亡国之君抚今追昔的巨大悲痛和盘托出,由此,从反面写..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词描写)

遥怜我幼小的儿女,不懂得把长安想念。 天宝十五年八月,杜甫离家北上,投奔刚刚即位的唐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写了这首望月思亲之作。诗人思念亲人,想及家乡未谙世事的小儿女不懂得思念长安的爸爸,也不理解妈妈想念..

剗地东风欺客梦,一夜云屏寒怯(诗词描写)

词人作为江南游子,客居异乡,而故园又为女真贵族的铁蹄所践踏,自己为之奋斗的恢复中原的理想也遭到挫折。 可知其乡思之情非同他人可比。因此,春风也使之不能安眠,春夜更令人感到凄寒。句中怪风欺客,怨屏生寒,旁说曲吐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