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八年(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此诗即为诗人赴安西途中所作。这四句说:到万里之外的边塞是为了尽心王事,自身则一无所求。
也知道边地艰苦,岂是为妻子儿女筹谋。
诗人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表达了以身报国,不畏艰辛,公而忘私的爱国精神。
注:塞垣,指边塞地区。
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全唐诗》第2024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天宝八年(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此诗即为诗人赴安西途中所作。这四句说:到万里之外的边塞是为了尽心王事,自身则一无所求。 也知道边地艰苦,岂是为妻子儿女筹谋。 诗人慷慨激..
与友人相邀,以谢安为榜样,为实现“济苍生”的夙愿而努力。 诗人借用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表达自己要实现匡国济民的志向和信心,既是劝慰友人,同时也是激励自己。 注:谢公,即谢安,东晋人,字安石。他隐居于东山,朝廷屡召不出仕..
感时局艰危,思立志报国,从蒿莱中拔剑出行。 诗人用拔剑这一动作来表现为国尽忠的志向。语句慷慨,正气长存。 注:蒿莱,野草,针对在朝而言。这里指未出任作官,即在野。 阮籍《咏怀》言:“贤者处蒿莱。” 陈子昂《感遇三十..
国家残破,人民流离失所。 诗人宏图难展,携家漂泊,国愁家忧郁结心头。此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诗人的愁情。诗句先写“愁眼”所见景物:清冷萧瑟的秋日,寒凉的城中菊花孤独地自开自落,空中的断柳随风飘荡,凄凉的景象更增添了诗人的..
人生来是有情的,目睹昔日繁盛的曲江圣地,今日却萧条冷落,怎能不触景伤情,泪吞胸怀;大自然却是无知的,花儿依旧自开自谢,碧水仍自悠悠长流,永无终极。 诗人以无情反衬有情,更显诗人对长安沦陷、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之情。日落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