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钟仪怀楚、庄舄吟越声的典故,言自己也象当年的钟仪、庄舄一样,强烈怀念自己的故乡,忘不了自己的祖国,虽身在他乡,也不能相忘。
注:钟仪,春秋时楚国人。被晋俘虏,仍戴楚国帽子,晋君让他弹琴,他奏楚国乐曲,以表示不忘故土。庄舄(xì),春秋时越国人,在楚国做高官。生病时口中还讲越语,说明自己思念故国。
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全唐诗》第1766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人生来是有情的,目睹昔日繁盛的曲江圣地,今日却萧条冷落,怎能不触景伤情,泪吞胸怀;大自然却是无知的,花儿依旧自开自谢,碧水仍自悠悠长流,永无终极。 诗人以无情反衬有情,更显诗人对长安沦陷、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之情。日落黄..
亲朋们杳无音信。 饱经沧桑,年老多病的诗人,只伴着一叶孤舟四处漂流。可是诗人又想到关山以北的战区,那里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而自己却不能为国家尽一点微薄的力量,不禁依着窗户,老泪纵横。 诗人在个人生活如此困顿的情况..
诗句暗示了时局艰难。 诗人虽远离京都,身在远蕃不参预朝政,但对动荡的时局仍千思百虑,忧心忡忡,其爱国热忱跃然纸上。“百”、“千”,强烈地显现出诗人为国事忧虑的深重。 注:身,指自己。 远蕃,高适当时任蜀州刺史,远在州..
我准备买把宝剑,明朝归去投师于猿公学舞剑。 这虽然是诗人持文为国屡遭挫折,才要改弦易辙,弃文为武的;但面对藩镇割据,战患连年的现实,他不因个人的怀才不遇颓废,而是要振起“学剑白猿”、投笔从戎,兵戈治国,这确实不失为爱国..
请君暂且登上凌烟阁,看看二十四个功臣的画像,又有哪一个书生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呢?以历史人物的身世作缘由,把弃笔从戎,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铮铮作响地捧现在读者面前。 当然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诗人要改文为武这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