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诗词描写)

我屡次上书谋划救国大业,披肝沥胆,竭忠尽智,虽不被采纳,却也罄其全力了,心中再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至于衣食温饱,何须为之奔波呢?这是作者对友人倾吐的贴心话,不仅表明了自己心怀天下,志在报国的情操,而且谴责了那些只求温饱,自私自利的庸人。

反诘句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忠愤之气,浮漾纸上。

陈亮《鹧鸪天·怀王道甫》《全宋词》第2101页。

为您推荐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诗词描写)

追忆往昔,身在京师,目睹了气贯长虹的威武仪仗,耳听着响彻行云的雄壮军乐,心想着收复失地的志业。 而今这一切都变成了过去,只能徒增惆怅。句中详写当年的盛景,以映衬壮士暮年,空有倦倦忠国之心的痛苦感情。笔势跌宕,内含远神..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诗词描写)

句中“风月手”是指能够挥洒自如地描绘纷纭万象的大手笔。 词人梦想自己亦能写出杜甫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和“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怀李白》)那样俊迈优美的诗句,来宣泄恢复志..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雨(诗词描写)

腰间悬佩的寒光闪闪的宝剑,也能理解主人在夜里有时挑灯看剑的郁愤激切的心境。 这里先写宝剑的形态,虽长三尺,光芒闪射,正堪用之杀敌报国。进而以拟人手法把宝剑描绘成自己的知音,咏剑即自咏,惜剑即惜己,宝剑空佩,恰似英雄投..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诗词描写)

书生万字平戎策,苦泪风前滴(诗词描写)

这里化用辛弃疾《鹧鸪天》“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句意,表达了南宋爱国志士的抗战救国夙愿横遭压抑的悲痛。 “平戎策”指平定外族侵略者策略。奸臣当道,投降卖国,纵使有文韬武略的仁人志士,也被束之高阁,弃之不..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诗词描写)

可惜心怀报国大志却无由实现,虚掷岁月,闲白了自己的头发,竟一事无成。 这是在神州陆沉,民族罹难的时代里,一切仁人志士经常发出的不平之慨。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辛弃疾《破阵子》:“可怜白发生”..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诗词描写)

在尧、舜、禹的故乡——祖国北方领土上,必有耻于向金人称臣的人。 词人以“拓开万古之心胸”的气势,伸张了民族的凛然正气,表达了不甘屈辱,要奋起光复祖国的气概和决心。这里议论激切,坚定不移、质朴的语言构成精警奇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