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诗词描写)

此诗总言雨后河水涨落景象。

雨过天晴,便欲向江边闲步。于是在日头偏西时,独自来到愚溪渡口,此时江水已经消退,露出江边通往村中的小路,破乱的木筏却挂在高高的树杈上。描绘了江水冲淹后的景象。只一句“撩乱浮槎在高树”便令人想象大水之势甚至可与树同高。

不愧为写景高手。

注:槎(chá),水中木筏。

柳宗元《雨晴至江渡》《全唐诗》第3948页。

为您推荐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诗词描写)

这是诗人雨霁野望所见的水乡景色:远处可以了望到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近处可见与小溪的入口处相连的村树。 田野外面,清澈的河水闪烁着银白色的波光,山脊后边苍翠的峰巅突兀高耸,远景近物,安排有序,相得益彰,是一幅绝妙的原野..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诗词描写)

此诗总言雨后河水涨落景象。 雨过天晴,便欲向江边闲步。于是在日头偏西时,独自来到愚溪渡口,此时江水已经消退,露出江边通往村中的小路,破乱的木筏却挂在高高的树杈上。描绘了江水冲淹后的景象。只一句“撩乱浮槎在高树”..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词描写)

春雨急下,晚潮上涨,野渡之舟悠闲地横在河心无人问津。 作者寥寥几笔就真实地再现了荒野渡口的特色。倘使在主要渡口,傍晚雨急潮涨,当是渡船忙碌之时。可此地却舟横船夫走,不言而喻,可见行人稀少,荒凉至极。诗人借此景象,抒发..

野渡遇霜杨柳尽,寒郊欲雪鹡鸰来(诗词描写)

竹桥新月上,水岸凉风至(诗词描写)

诗句写皎洁、澄净的新月挂在竹桥之上,洒下一片银光。 站在岸边,凉风迎面吹来,十分爽快。诗人描绘出清凉、幽静的池塘夜景,将自己在此处与朋友聚会时的快乐心情溶入其中,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白居易《张常侍池凉夜闲赠..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词描写)

江南佳景颇多,但诗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扬州“月明桥上看神仙”的景致。 所以,他用玩笑的口吻问朋友韩绰在月光笼罩二十四桥之上时,于何处教妓女们歌吹取乐?诗人在此处巧妙地把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诗词描写)

灞桥是古都长安的名胜之地,在汉、唐时期,这一带绿柳成行,亲友送行,常在此处折柳送别,以表依依惜别之情。 这是词人游览时留下的印象。灞陵桥畔,轻烟薄霭漫笼着高低起伏的林带,望着这苍古、郁悠的景色,就好象身经汉唐时代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