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画舫录》亦载其桥名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可知,二十四桥是扬州的名胜之地,而今桥虽在,景却不同。冷月当空,湖中微波簇拥着月影缓缓地轻荡,碧水寒光融为一体,悄然无声。
这是词人月下低回,对自然景物产生的一种特殊感受,反映了追怀丧乱、抚时忧世的凄凉心情。
姜夔《扬州慢》《全宋词》第2180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在庭院当中,月光满地,树上栖息着乌鸦。 冷冽的露水悄悄地下落,打湿了树上的桂花。这里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色。“白”字贴切而形象地展现出月光的皎洁、明亮。明月、桂花虽为美景,但冷露、乌栖,却给人以凄清之感,暗寓诗人佳..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画舫录》亦载其桥名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可知,二十四桥是扬州的名胜之地,而今桥虽在,景却不同。冷月当空,湖中..
诗句写澧水桥的西面是曲折延伸的乡间小路,日高之时,还没有到达友人的家中。 诗人春郊访友,缓步于村路之上,步行多时仍未至友人之家。其中“日高”两字,既写出了奔走寻问之久,又表现了诗人焦急的心境。而“犹未”两字,更把他..
卢龙、成德和魏博等河北三镇都在太行山以东,那里行人稀少,路上榛莽丛生,狭窄难行。 如此凄凉之景皆由于发生叛乱所至。“翦翦”写出榛莽繁茂的荒凉景观。 注:苍然,郁郁苍苍。翦翦(jiǎn),草木整齐的样子。 杜牧《感怀..
一条杂草遮掩、幽僻的弯弯小路,蜿蜒地通向荒芜不治、萧条冷寂的小园,附近亦无人家居住。 诗人用颇为简洁的手笔,描绘这一幽居的四周寂寥的环境。淡淡、轻轻的笔墨,便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所含的蕴味,暗示题目中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