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崩崖指下生,飞泉走浪弦中起(诗词描写)

琴弦捻动,就有巨石断裂、悬崖崩碎般的雷鸣之音,振撼心弦。

手指轻挑,又流出潺潺泉水的叮咚声和汹涌澎湃的涛鸣。写琴声高低起伏,娓娓动听。诗人用情炼的笔触,以音乐的形象描绘出三峡的峰高水急的情景,令人回味。

李冶《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全唐诗》第9058页。

为您推荐

巨石崩崖指下生,飞泉走浪弦中起(诗词描写)

琴弦捻动,就有巨石断裂、悬崖崩碎般的雷鸣之音,振撼心弦。 手指轻挑,又流出潺潺泉水的叮咚声和汹涌澎湃的涛鸣。写琴声高低起伏,娓娓动听。诗人用情炼的笔触,以音乐的形象描绘出三峡的峰高水急的情景,令人回味。 李冶《..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诗词描写)

两句写乐声感人。 吴刚因听音乐,不得入眠,倚着桂树陶醉在其中;露水斜飞,打湿了玉兔,但它也不肯离去。这里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吴刚不眠、玉兔不避湿寒等视觉形象来衬托音乐的美妙动听。 注:吴质,吴刚。传说中的仙人,不停..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诗词描写)

首句写凤鸣般的笙音仿佛隔着彩霞传到地面。 诗人设想出笙曲的美妙出处借以表现其高亢悠远。虽然这笙曲可与天曲比美,但其实际出处在哪里呢?可能是墙外的谁家吧!作者循声探寻,然而那里却“重门深锁”。 最后诗人进一步..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诗词描写)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诗词描写)

两句写笛声幽怨似自天而降,又象美人月下望乡哭泣。 本是写笛声的哀怨,然而音乐毕竟是抽象的,于是诗人用比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悲哀的画图:美丽的姑娘在冷寂的月光下,望乡而泣,泪眼婆娑。音形交映,增强了形象感。 注:向,从。..

匀如春涧长流水,怨似秋枝欲断蝉。可惜人间容易听,清声不到御楼前(诗词描写)

悠悠的笛声和匀如春天中潺潺的涧水,,有时又如怨如泣,似秋枝上寒蝉欲断欲继的悲鸣。 可惜这样美妙的笛声却难到御楼琼阁,笛子的演奏者李冠只能在民间献技。诗人首句赞李冠笛技之高,次句感叹民间艺人难以受到达官贵人的重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词描写)

在这万籁俱寂的骀荡春夜,是谁家的玉笛在暗中飞声?这笛声散入到春风里,洒满了洛阳城。 “散入春风满洛城”,既是艺术的夸张,又是通感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笛声本是声音,诗人却用“散”、“满”二字,把笛声当作看得见、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