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诗词描写)

在野外打柴的少年踏着歌声而归,渡口上钓鱼的老人伴着渔歌而回。

我在旅途中正愁无相识而感到孤寂无聊,适逢他们傍晚归来,彼此一交谈,我那孤寂无聊的情绪就一扫而光,心情感到格外的畅快。平平叙来,朴实无奇,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注:津叟,渡口上的老人。

王勃《长柳》《全唐诗》第678页。

为您推荐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诗词描写)

词以“忆吴宫”领起,追忆苏州往事:吴酒一杯,吴娃双舞。 一面品着竹叶美酒,一面欣赏美女双双起舞。作者身在洛阳,神驰江南,自问何时得以返回,才能重睹丰采,倾诉出无限深情。词句通俗明快、真挚自然,有浓郁的民歌风味。“醉芙蓉..

一舸凌风,斗酒酹江,翩然乘兴东游(诗词描写)

驾着顶风船,豪情满怀,以大斗酌酒洒进滔滔流滚的大江之中,祭奠神明,藉此自慰,趁着遄飞的逸兴,自由自在,向东飘游。 这里通过写泛游江上的殊姿逸态,表现坦荡的襟怀和超然自得的豪兴。 注:斗,古代酒器。酹(lèi)江,把酒倒进江中..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诗词描写)

安史之乱以后,诗人颠沛流离,客居异乡,生活困窘。 诗句便是作者贫困生活的记实。早晨起来,天气寒冷,井水冻结,严冬中又无米,不能烧火做饭。因为没有冬衣,夜晚睡在床上,愈发感到寒凉。恐怕钱袋空而难为情,还是留下一文钱看护空囊..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词描写)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诗词描写)

蟋蟀哀鸣,天气渐冷,惹起贫寒妇女无衣过冬的愁绪。 秋风乍起,凉意日深,使人感到漫长的冬季无法打发过去。时近寒秋,正需添衣加暖,而自己无衣少褐,又有谁肯同情?写出了秋日羁旅长安的慨叹。“授衣”二句出于《诗经·七月》:“..

满堂罗绮兼朱紫,四代儿孙奉老翁(诗词描写)

诗句的意境如今日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 只见满堂喧闹,人来人往,一派节日的气氛。突然乐曲齐鸣,一群穿着罗绫绸衣的老妇少女和几个穿着朱紫官眼的男子簇拥着一个鹤发银鬚的老人,来到高堂。 前面一个小儿手托寿桃盘,带笑..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诗词描写)

渔翁昨夜落宿在西边岩石下,早晨起来在清澈的湘江中汲水,烧竹煮饭。 写了渔翁的起居活动,表现出渔翁的勤劳与俭朴。而诗中以“清湘”代水,用“楚竹”代薪,则给人以超凡绝俗之感,流露出诗人愤世嫉俗的孤高情怀。 注:汲(j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