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藏有毒蛇,后边伏有猛虎,沿溪行走,整日都看不见一座村庄。
江风萧萧的吹,乌云低得要拂地,山上树木阴阴惨惨,这是天将黑下去的征兆。《发阆中》是诗人为避战乱由阆中回梓州途中所作。诗句展现了沿途的荒凉景象。“毒蛇”、“猛虎”一语双关,既是写自然界的毒蛇猛虎,又喻战乱遍地。
所以途中昏暗、凶险的景色既用以烘托旅愁,也暗寓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注:村坞,村庄,四周筑土为障曰坞。
阆(làng)中,即阆州,今四川省阆中。
杜甫《发阆中》《全唐诗》第2324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走出门扉,山中还未现曙光,迷朦之中,秋风劲吹,树叶暗自萧萧下落。 清淡的月光撒在荒废的栅栏上,地面映出斑驳的月影。失修的废桥附近传来了淙淙的流水声。诗人通过眼见和耳闻,写出秋天山村的荒凉、凋败、萧索的景象,气氛冷落..
前边藏有毒蛇,后边伏有猛虎,沿溪行走,整日都看不见一座村庄。 江风萧萧的吹,乌云低得要拂地,山上树木阴阴惨惨,这是天将黑下去的征兆。《发阆中》是诗人为避战乱由阆中回梓州途中所作。诗句展现了沿途的荒凉景象。“毒蛇”..
此四句写的是诗人去西枝村途中的情景。 出城沿山谷前行,见到的是连绵的小山。进入山林,得披榛斩棘,才能觅到小路。 在行进中,又有溪流横路,曲折往来,还须要不断渡溪而行。诗句通过行踪来写沿山路、溪流行路的特征,真实而自..
唐代宗大历三年,诗人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生计日窘,只得以舟为家,过着水上的漂泊生活。 夜来痛饮,醉卧长沙,蕴含着诗人借酒浇愁的无限辛酸。天明醒来,只见湘水岸边春意盎然,可诗人却要孤舟远行,忧伤之情可想而知。诗人驾舟起程..
山谷深远,寒风凛冽,奔波一天已到傍晚,孩子们又啼饥号寒,荒野里四处悄然无声,远离村落,到哪里去寻找吃的呢?赤谷的荒凉,旅途的艰辛,令诗人忧心忡忡。 这里逼真地反映出诗人携家漂泊的艰难情景和忧虑的心情。 注:村墟,这里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