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诗词描写)

这里的字面意思是与情人在暮春时节,烟柳凄迷、景色黯淡的桃叶渡依依惜别。

再叩则知其中隐含着三个和离别有关的典故。白居易《长恨歌》描写杨玉环于蓬莱宫里不忘旧情,有分开金钗钿盒寄赠恋人之举。

据说东晋王献之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曾送别爱妾桃叶,后来传为佳话,称此地为桃花渡。江淹《别赋》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话,所以“南浦”便成为分别之地的代称。

句中用典故能和字面契合,略谈可懂,愈求愈深,伤春愁别滋味见于言外。

辛弃疾《祝应台令·晚春》《全宋词》第1882页。

为您推荐

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霄缺(诗词描写)

忆往昔,曾为你贬官归乡感到庆幸。 到如今,真要送你回故园,我却又忍受不了中年人的伤感。就连那江上的明月也多情,因有恨,今夜也向别时缺。这里先用今昔对送友回乡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意在强调现实的惜别之情,然后再用江月..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诗词描写)

送别友人,回到山中。 天刚刚黑,便关上了柴门。“罢”字作结,凝练地概括了诗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日暮”便“掩柴扉”更为含蓄,它委婉地暗示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无限深情。继日暮而来的漫漫长夜,诗人将如何排遣那深重的..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诗词描写)

我本已深感时日总是为令人神伤的离情别绪而消逝,现在又看到渡口的树荫下藏放着你要离开的独舟。 诗人用拟人、委婉等手法,貌似写景,实则暗寓惜别之凄苦。 注:逝川,以流水不返,喻时光消逝。《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诗词描写)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诗词描写)

今夕在这令人断肠的灞陵分别,骊歌哀愁的词曲,令人不忍倾听。 用骊歌不忍听来表现朋友相别的离情愁绪。真实自然,感人肺腑。 注:骊歌,告别亲友唱的歌。 断肠处,指灞陵,该地离长安三十里,附近有灞桥,古人常在此送别。 故言..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词描写)

在冥冥日暮时,霏霏烟雨中,诗人送别友人,离情绵绵,不禁潸然泪下,泪水与雨水交融在一起沾湿了衣襟。 作者用直抒胸臆的诗句,把送别友人的难舍难分的深情,表达得自然真切,浓烈深沉。泪散而化为丝,想象奇绝。 “丝”其实是“思”..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诗词描写)

友人乘舟而去,望着眼前浩瀚广阔的江面,诗人频频挥手,与友告别,泪水止不住扑簌簌地飘落下来,沾湿了衣襟。 客观的景物与主观的感情用一个“挥”字联结在一起,表现出诗人送友之后的一种惆怅之情。语言凝练,一个“望”字道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