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与友人分手,离愁别恨都会一直萦绕心头。
主人公本想借酒消愁,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无奈只好用踏青赏花聊慰思情,可是看花花恼,观树树忧。句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无心之花以人的性情,反映了诗人别友后的凄苦心境。
张炎《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全宋词》第3491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时值菊花黄、芦花白、大雁初飞的秋日,送别友人,正依依不舍之时,传来了羌笛、胡笳声。 那悲凉的曲调,更令人心碎,怎能不泪洒衣襟。友人就要乘舟而去,面对汩汩东流的江水,诗人不禁发问,今日一去何时能归呢?诗中“泪满襟”、“..
雪霁、云散,北风劲吹,天气更加酷寒。 跋山涉水远去赴任,旅途艰难。今日为君送行,必须尽醉,明朝相忆已是天各一方,相距漫漫。送别友人,既担心天寒又担心旅途艰险,但友人势在必行,故只能珍视今朝的相聚,一醉方休。 诗人对友人的..
不要在分手的路上,象小儿幼女那样哭哭啼啼。 我们虽然分离,但是,我们心心相印,虽远隔千里,彼此的友情也会常在的。诗人平平叙来,可在这平淡之中却流露出无限的感伤之情。 朴实真挚,生动感人。 注:沾,浸湿。岐路,从大路上分..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 诗人首先描摹分别的时间、地点、氛围。渭城,朝雨乍停,轻尘湿润;客舍,杨柳经雨,青翠欲滴。其中的“柳”一语双关(“柳”谐“留”)暗寓依依惜别的深情。但友人必行,所以一扫令人黯然神伤的格调,烘..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大意是说:停泊在武陵溪口的一叶扁舟,将要随你一起向北流去。当君行到荆门三峡时,不要同孤月一样,痴痴地听着那令人生悲的猿鸣,使愁绪难断。 末句是作者慰藉之词,希望友人放松心情,不要对离别过于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