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曾写过《宿巾子山禅寺》和《再游巾子山寺》两首诗。
前首诗描绘了巾子山的景色,曾有“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的诗句,为后人传诵。数十载后,诗人第三次登上巾子山寺,竹房仍在,但故人已乘松鹤去,诗人由此而感叹。后两句,又一次写前峰明月,它含情脉脉,不忘故人,“夜深犹过半江来”,似有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写景细微生动,情景交融。
任翻《三游巾子山寺感述》《全唐诗》第8335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旅思纷乱不息,在春游中,泪水成行成行地流下来。 这是因为,今天在这红花绿树的大好春光中,不知不觉地对自己年轻有为的年华爱惜起来。表达了作者渴慕为官报国的心情。 诗人采用了因果倒置的写法,突出作者被高宗罢免后又想..
路过僻远小村,暂住一宿。 时值金秋,家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犬吠鸡鸣,闹如市井。农家见有客至,自不胜喜,他们乘着月色,戽水取鱼,以鲜肥的鱼招待宾客。 读至此,农家欢腾忙碌之景,尽可想象。诗句隽永,道出农民朴实好客的品德。..
凌晨,攀缘堤岸上的树木;夜晚,投宿在清冷的泉边。 空中飞翔的野禽在我身旁鸣叫,地面上奔走的猛兽从我面前经过。诗人以举一隅而概全的手法,写出了自己一天的活动和所见到的景象,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作者怡然自..
踢出去的球常常高过空中的飞鸟,荡起的秋千竟然高出杨柳树林。 少年儿童春分这一天就到郊外去游玩了,用不着等到清明和上巳那一天了。“过”、“出”写尽了“分日”少年遨游的兴致,生动地状摹出一群春日尽情游乐的少年儿..
可爱的盘石临近泉水,还有垂杨的丝条轻轻掠过酒杯。 假若说春风不理解饮酒者此时的心意,它又为什么吹送落花来助酒兴呢?这首小诗构思新奇,洋溢着诗情画意。盘石依水,垂杨拂杯,春风入怀,落花扑面。 真是别有洞天,煞有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