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拾松花渴饮泉,偶从山后到山前。阳坡软草厚如织,困与鹿魔相伴眠(诗词描写)

饿了拾松子充饥,渴了饮上几口清泉。

偶而从山后漫步到山前,那向阳的山坡上柔软的草儿厚铺,就如织就的绿毯。困了便同小鹿相伴而眠。诗句展现了舒适的隐居生活,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清新、自然的野景和轻松愉快的心情交织,怡趣横生,情景浑然,妙语天成。

注:麑(mí),小鹿。软草厚如织,比喻茵褥。

卢仝《山中》《全唐诗》第4391页。

为您推荐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诗词描写)

晨雾消散,旭日初升,四周一片寂静。 忽有一声悠长的渔歌传来,顿使青山增色,碧水添幽。一渔翁驾着一叶扁舟,顺流而下,霎时已飘入江心。回首眺望,但见水天一色,岸畔山峰峻峭挺拔,几朵白云轻舒漫卷,抚峰相逐。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绘..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诗词描写)

沿着狭窄的小径攀登险峻的山石,黄昏时,来到寺院,蝙蝠迎面乱飞。 这里描写了诗人游山寺之前的翻山越岭的艰苦行程,山石突兀不平、崎岖狭窄,寺院幽暗、人烟稀少,蝙蝠横飞,好一派冷落景象。 注:荦(luò)确,险峻不平的样子。微,..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诗词描写)

一条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小溪,抱村而流。 蚕娘在绿溪边漂洗着白花花的蚕茧。牧童吹着短笛,笛声清脆悠扬。忽而一时兴起,又和衣跳入溪水,沐浴在清水碧波之中。山翁挽着我的手臂,笑容可掬,亲切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我说,瓜和豆..

早是出门常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诗词描写)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诗词描写)

华丽的游船上,珠帘高卷,游人在船上饮酒作歌。 词中以“木兰”示其舟美,“椰子”表其酒香,“鹦鹉”现其器具精,表现了贵族、士大夫们泛舟江上,寻欢作乐的闲适生活。 注:木兰舟,木兰树质坚固,可做舟楫,这里借指舟楫华美。同盏..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诗词描写)

成千的马队簇拥着行政长官,公退之余,或饮酒欣赏歌舞音乐,或流连风光,啸咏山水。 这是通过写地方官吏的日常行踪、游息来烘托太平之世的盛况。 注:高牙,指牙旗,饰有象牙的军前大旗,此指行政长官。烟霞,指山光水色。 柳永《..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诗词描写)

酒既饮罢,歌也听残,意兴犹感未尽。 竟盘桓于小桥之上,欲共此流水而徘徊不去。低头见梅花倒映水中,摇动一片白色的波影,只觉得寒风直透身上的罗衣。词句渲染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凄寒之感,充满着难以自解的怅惘和哀伤。表意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