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塞·黎萨尔(1861—1896)是菲律宾近代著名作家、诗人,也是菲律宾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士和英雄。
1861 年 6 月 19 日,黎萨尔生于吕宋岛内湖省卡兰巴镇。曾祖父是我国福建泉州人,父亲是个小农场主。少年时代曾亲身感受过母亲被诬下狱的屈辱,幼小的心灵便埋下了反抗殖民者的仇恨种子。大学期间,黎萨尔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879 年,他发表了优秀的爱国诗篇《献给菲律宾青年》。
黎萨尔用他的笔作武器,对凶恶的殖民者进行无情的讽刺、揭露和鞭挞,为此,他遭到迫害。1882 年,诗人被迫远离祖国前往欧洲。他先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攻读医学、文学和哲学,获硕士学位,后又赴巴黎功读眼科; 1886 年又转到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历史学、心理学和欧洲古典文学,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他还与友人一起创办刊物,抨击殖民者,揭露教会,宣传和提倡民族平等。1877 年出版长篇小说《不许犯我》,作品对西班牙殖民者和反动教会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这年 7 月,他回到祖国,但不久又被当局驱逐出境。1891 年,作者在比利时出版了他的另一部反殖民主义的长篇小说《起义者》。
1892 年 6 月,黎萨尔回国创立了“菲律宾联盟”,促进民族独立运动。仅一个月后,他又被殖民当局逮捕并被流放了 4 年多。1896 年,菲律宾爆发了波尼法秀领导的武装起义。黎萨尔与起义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殖民当局借机以“组织非法团体”和“通过他的写作煽动人民叛乱”的罪名,于这一年的 12 月 30 日将他杀害于马尼拉。
菲律宾人民在独立后,将 12 月 30 日定为“黎萨尔日”,并在他牺牲的卢内塔广场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和铜像。
黎萨尔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在小说方面。《不许犯我》是他的代表作,《起义者》是这部作品的续篇。我国鲁迅先生曾在《随感录》和《杂忆》中提及这位“飞猎宾(菲律宾)的文人而为西班牙政府所杀的厘沙路(即黎萨尔)”。鲁迅仿佛在他的作品中听到了“爱国者的声音”、“复仇和反抗” ——这也就是两部小说的主题所在。对于黎萨尔的小说这里不打算多谈。
黎萨尔的诗歌创作,从数量上看不算多,大约只有 37 首,但若从质量上看,确实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与小说的主题是一致的,表现了对苦难中祖国执着的爱恋,对改变祖国命运的强烈愿望。但从艺术性看,他的小说是冷峻的现实主义,诗歌则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常常是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流落异国,思乡更切。在《致得尔堡之花》一诗中,诗人对着德国的花朵低声倾诉:
去吧,异国的花朵,去到我的家乡,
让旅人把你们撒布在他的路上。
在那里,在祖国的蓝天下,
有我心爱者的住房。
请告诉他们我忠贞的信念,
就说游子在叹息,在思念他的故乡!
当你们飘落在我祖国的海岸,
请把我给你们的吻
寄托给微风的翅膀,
让我的吻随风飘扬,
把我所热爱、敬慕和爱抚的一切吻遍。
思乡情结,游子心曲,溢于言表。诗人托物寄情,借花的抒情,把对祖国深深的眷念之情表现得委婉真挚。神思飞越,想象奇妙,富有诗意。
在殖民主义者的铁蹄下,祖国惨遭蹂躏,人民饱尝痛苦。作为一个远离祖国的忧国忧民的诗人,除了对祖国的思念,更多的是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关注。《流浪者之歌》正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也许流浪儿将来会回到家乡,
把脚步转移到他亲人的身旁。
谁料想他找到的只是一片废墟,白色茫茫,还有那爱情的灰烬和亲友的坟场。
在诗人将要最后告别祖国、告别人世的时候,他那种杜鹃啼血般的爱国深情、那种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表现得尤为动人心弦。诗人在绝命诗《我最后的告别》中写道:
永别了,敬爱的祖国,阳光爱抚的国土。
您是东海的明珠,我们失去的乐园。
我忧愤的生命,将为您而愉快地献出,
即使它将更加辉煌壮丽和生气盎然,
为了您的幸福,我也乐意向您奉献。
为祖国母亲而献身,为崇高理想而献身,诗人觉得那是无尚的光荣和幸福,他写道:
啊,我倒下去有多么幸福,为了让您永远高耸云天,我要为了您的永生而死在您的怀抱,长眠在您的锦绣河山。
读着这悲壮的诗句,谁不为之动容?谁又不为之肃然起敬?它曾回荡在菲律宾的天空,回荡在菲律宾人民的心中。鲁迅先生称这是“真挚壮烈悲凉的”爱国者的声音。这首诗很早就传到了我国,最早的译者梁启超把它译为《墓中呼声》。后来,这首诗又流传到印度尼西亚,成为鼓舞人们战斗的号角。
黎萨尔的一生是短暂的,35 个春秋实在太短太短;然而,黎萨尔又是不朽的。他那激情汹涌的爱国诗章和震撼人心的杰出小说,曾唤起过民族的觉醒,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他的作品,是号声,是鼓声,是惊雷声,不断响彻菲律宾群岛的上空,也震荡着沉睡百年的东方。他的诗歌,为东方近现代诗歌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