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混漾,波沉西日红沦(诗词描写)

昆明池,好风光,古老的池岸,新疏导来清澈的春水。

碧波荡漾的池水倒映着蓝晶晶的南山倩影,回旋流转的波底,有着红艳艳的夕阳在摇晃。诗人用“青”、“红”的色彩对比,写出了春天昆明池的旖旎迷人的风光。

格调轻快,意境优美,极富诗情画意。

注:昆明春,即昆明池,旧址在今西安市西南鹳鹊庄,此池早已有之,汉武帝时扩大了规模,取名昆明池,后干涸,唐德宗贞元年间重新修浚。

滉漾,水波动摇的样子。(yūn)沦,水势回旋的样子。

白居易《昆明春》《全唐诗》第4695页。

为您推荐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诗词描写)

徜徉于震泽湖畔,仰观远眺,游目骋怀,令人心旷神怡。 朗空明净如水,湖水清彻似空。玉宇无尘,清光万里,间有几朵彩霞,飘浮、点染这江天的画面中,这是多么秀丽的景色啊。 词句设色讲究,浓淡调和适度,与内容配合一致。 如《文心雕..

鸟影度疏木,天势入平湖。沧波万顷,轻风落日片帆孤(诗词描写)

望着湖水,群鸟飞过稀疏的林梢,向高空掠去,平展的湖水映照着天际阔远的倒影。 微风吹过,碧波万顷,一片孤帆在余辉中顺风缓行。这是写高远、阔大的江天景象,具有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不同的是李诗随舟动远眺取景,此句..

万顷波涵一碧秋,飘飘随处任轻舟。踏歌听立忘机鹭,击楫惊飞熟梦鸥(诗词描写)

秋天的太湖碧波万顷,乘一叶轻舟泛于太面之上,随风飘荡。 歌舞喧闹引得恬静的白鹭忍不住也来聆听这美妙的音韵。摇动舟楫,惊醒了一只熟睡的沙鸥展翅飞起。 这四句诗描绘的是诗人于秋日泛舟于太湖之上时所看到的景色。诗..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诗词描写)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诗词描写)

这两句诗极写诗人想象中的海上奇景。 鳌身之大映黑了天空,鱼眼之大射红了海面的波涛。巨鳌、大鱼,随波出没,黑、红、蓝(天)碧(波)四种色彩交织变幻,构成一幅令人恐怖的光怪陆离、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

海风吹白鹘,沙日晒红螺(诗词描写)

海风吹着白隼,烈日晒着沙滩上的红海螺。 这两句诗是写大海边的生物游息,有盎然生机于诗中透出。 注:鹘(hú)同隼,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突起。飞得很快善于袭击其他鸟类,是凶猛的鸟。 雍陶《..

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诗词描写)

汹涌的海潮翻滚怒吼,奔突而来,那自茫茫滔天大浪好象是神龟驮负雪山,又好象蛰伏海底的巨龙在腾飞;又象是迅急的狂风将大海掀立起来,大有翻江倒海之势。 句中连用三个形象的比喻,极写海潮之大、海潮之汹、海潮之猛,峥嵘飞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