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西湖暮春之景。
蓊郁柳林,绿枝相交,密叶互叠,引来了无数黄莺在这里筑巢栖息。春风徐来,湖水轻漾浮絮。晚棹归来,在夕阳的返照中断桥水舟镀上了一层银辉。
句中用白描手法,摄取林中和湖中之景,以点窥面,展现了西湖旖旎的风光。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全宋词》第3463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春回大地,万木争荣,这正是游览观光的时节,美丽的西子湖畔,赏花踏青的人络绎不绝。 而经历战乱之后,风景迥异,面目全非,游人寥寥无几。面对此景,诗人游兴索然,已无心再逗留下去了。句中一“顿”字用得十分精当,抒发了作者亡国后..
天下自有无数的名山秀川,但富春的山水却非人世间的山水所能比拟。 浩荡的江水并非由春天染成绿色,而是千峰的翠影倒映其中,才使江水如此碧透。诗句极写富春风景如仙境,尤其在于其江水绿如醇酒,它使多少游人陶醉其间。 ..
春临澄明清澈的洞庭湖畔,野草萌生,遍地翠绿。 秋桂花发,洁白如雪,开遍了山山岭岭,芳香四溢。诗句盛赞洞庭湖边如画的景色,“遍”、“发”两词,勾画出洞庭湖畔春秋两季的勃勃生机。 注:明湖,犹澄清之湖。 湖,指洞庭湖。 王..
伫立洞庭湖畔,放眼西望浩瀚的长江一分二道。 秋水与长天相合,宛若水尽南天,连白云都看不清了。诗人从大处落笔,用寥寥数字,便勾勒出八百里洞庭的壮丽图景。 注:楚江,指长江。分,长江西来,至湖北石首境分两道南入湖。 李白..
清秋之夜,月照洞庭,澄澈如画。 面对这纤无尘烟的境界,诗人排除杂念,神思飞扬,不禁脱口而出“怎么能乘流水直上青天”?天然去雕饰的淡语,引人联想,巧妙地暗示出月色的迷人。奇异的想象则又表现出诗人对污浊世道的厌恶。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