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中的柳絮,飘荡如雪,本是令人心情骀荡的春光,但行人却不敢上长堤观赏,怕飞起的杨花勾起对历史的愁思。
诗人眼里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仿佛是隋代豪华消逝的象征。缘景生情,吊古伤今之情油然而生。隋炀帝穷奢极欲,直到覆灭,而今唐王朝又何尝吸取历史教训;作为唐代的爱国诗人,怎能不为国担忧,怎能不命笔赋诗讽谏当朝?
注:汴水长堤,习指隋炀帝命民工所开的一段运河的堤坝,世称隋堤,其上种植柳树。
李益《汴河曲》《全唐诗》第3224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隋炀帝的行宫座落在汴水岸边,数枝破败的杨柳已不能装点春天。 晚来的风旋起雪白的花絮,飞入宫墙中。四周静谧,不见人的影踪。借杨柳描写隋宫荒凉冷落的景象。后两句通过杨花空飞不见人影的描绘,暗示隋亡。 这里用隋炀帝..
首先得到春光的青睐,浅黄轻绿的娇嫩色泽辉映在楼台上。 只因为摇曳多姿,情思万千,因而总被春风无端猜测。描绘了早春时节,杨柳款款轻摆的迷人姿色。 更以奇绝的诗笔,写春风对它的多情的猜测,仿佛春风和杨柳是一对恋人,春风..
寒风吹尽,春天降临,杨柳又重新返青。 垂柳条条,瞬间嫩叶萌发,如淡烟笼罩。诗人为我们摄制了一幅冬春瞬间交替时的柳色图。写出了时光流逝之迅速。 注:条条,冬柳无叶,条条垂挂。即,很快地。烟濛濛,柳叶初生,望之如淡烟笼罩。..
枝条柔弱,禁不住大雪,生于高地,害怕狂风的侵袭。 冬天,大雪压得它忽高忽低,寒风吹得它时东时西。诗句写出了水柽柔弱不禁风的特点。 “低还举”、“西复东”形象地描绘出水柽随风变异,毫无坚挺的情态。其实,这也是某些人的..
白雪般的柳花茂密繁盛,青丝似的柳枝随风飘荡。 以白雪状柳絮的颜色,用形容高山的叠音词“峨峨”喻柳絮的密密麻麻的状态,不仅贴切而且新颖。把垂柳的丝绦般的柳条随风飘曳的姿态色泽用“袅袅青丝”加以描绘、比喻,就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