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诗词描写)

昨夜迅急的秋风,吹得院中梧桐树叶沙沙作响,满耳凄鸣。

空中月色微明,泻入窗内,一片朦胧。对月怀人,不觉进入美妙的梦乡。

但相会的美梦多次被惊醒,不知是何处孤雁发出一声凄凉的长鸣?词句先写不眠,次写惊梦,结句以设问写闻雁,这种感情上的递进,蕴含着思妇一系列美丽的遐想。鸿雁归来,亲人也该回来了;即使人不回来,鸿雁也会捎来音信吧?词句强烈地表达了思妇对征人的思念之情。

起兴自然,构思奇巧,可资借鉴。

晏殊《采桑子》《全宋词》第93页。

为您推荐

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诗词描写)

有朝一日,丹风被迫离去,剩下梧桐孤单寂寞而死,只留下满天的鸱鸢叫你如何是好。 喻在封建社会做官必须有靠山,否则在朋友远走,官位难保时,怎能对付政敌的攻击陷害呢? 注:凤,喻朋友。梧桐,喻栖身的官位。鸱鸢,喻政敌。 顾况..

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诗词描写)

这是词人综观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国势,而发出的怅恨之语。 如今,志在抗战兴国的北方英雄豪杰,已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了;而南宋的半壁江山更是秋风衰飒,日薄西山,萧条冷落,气息奄奄。句中用物象喻事理,进行形象议论,深婉沉笃。在..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诗词描写)

夕阳西下之时,胡骑掀起的烟尘在战场上飞扬着。 秋天到了,粮草丰盛,战马膘肥体壮,而苟且偷生的小朝廷就是不肯发兵抗金。作者以沉痛的笔调,鲜明的对照,斥责了统治者推行屈辱投降的政策,倾吐了无路请缨的愤慨。 辛弃疾《木..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诗词描写)

寒月沈沈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诗词描写)

寒冷漆黑的夜晚独自坐在寂静的洞房。 梧桐树硕大的影子掩映在珍珠帘外。伸出手来,手心感觉到阵阵寒意,可知快要下秋霜了。灯光下,手执剪刀裁衣,感到剪子刺骨般的冰冷。诗人只从手上剪刀之冷而感知天气的变化,描绘了冷清夜..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诗词描写)

句中用比喻的方法,为词人自己画像。 西风正吹,掀动着帘儿,面对秋景,独守闺房,怎么能叫我不伤心痛苦呢。看看我憔悴的容颜,比那庭院里的菊花还要清瘦许多。这里设譬精妙,下字奇巧,一个“廋”字,画龙点睛,极富神韵。秋菊之姿本是..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诗词描写)

无情的西风,整日整夜不停地刮着,不仅使万木凋枯,百叶飘零,简直要改变人间的模样。 更吹得我到处漂泊,沦落天涯。诗人面对这萧萧的西风,怎么能忍受得了心中的悲恨?句中借西风写世态,抒发了亡国之痛、漂泊之苦。一“恨”字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