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诗词描写)

鸾凤虽比鸳鸯体态羽色漂亮,却不如鸳鸯可以双宿双飞。

作者借对孤鸾的描写自叹形单影只、孤独寂寞的生活,并借以抒发对远方亲人的相思之情。词中的鸾凤,体美,但好孤飞,作者抓住它的生活习性,用拟人手法,自喻自叹,深为感人。

孙光宪《谒金门》《全唐诗》第10143页。

为您推荐

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诗词描写)

清晨,鹧鸪痛苦的鸣声,令人凄切哀惋,怕再也无法入眠了。 只有随开随落的朱槿花,陪伴我度过了又一个不眠之夜。诗句借景寄寓诗人的身世飘泊之感。“声苦”和“花娇”都是易撩人愁思的。情语、景语结合得颇为融洽。 注:朱..

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诗词描写)

织机转动,呕呕轧轧,一对美丽的鸳鸯刚好织就,织女心中便犹豫起来,思绪烦乱,惟恐这对美丽的鸳鸯会被人用剪刀轻易裁开,各奔东西,无法相伴相随。 词人凄婉的离恨,借事吐出,既惜鸳鸯,又叹自己,一语双关,语短情长,令人神驰意远。 无..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眠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诗词描写)

女主人公从公子手里擎的名贵鹦鹉,身上着的绣凤锦服,自然地联想到成双成对的鸳鸯,使“从嫁与”顺理成章。 “偷”、“暗”表现出少女娇羞的神态;而鸟的意象转换,则揭示出少女的心理变化进程。词以比兴手法,含蓄地道出思春少..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诗词描写)

鹧鸪近晚啼深竹,鸂鶒新晴立浅沙(诗词描写)

黄昏时分,竹林深处不时传来声声鹧鸪的鸣叫。 在雨过天晴的沙滩上,有几只鸂鶒或伫立或徘徊。这两句诗都是写野禽的,诗人运用对偶手法,分别勾勒出两幅风格、情调迥异的画面,一幅古朴深沉,一幅清新、明朗。 注:鸂鶒,见鸂鶒类..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诗词描写)

诗句写黄莺张翅飞翔、漂荡转徙。 它在飞翔流转中所经所憩,是不由自己控制的,暗示了流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李商隐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以流莺自喻转徙幕府的生活,并融合进诗人独特的感受,引读者思绪于社会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词描写)

有几处地方,刚出飞的黄莺儿争抢着向阳的树。 也不知谁家新归来的小燕子,正在啄着春泥。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锐敏的观察力,在万千景物中选出了最典型的事物,准确地表现出早春的明媚景色,和人们乍见春来的喜悦。你看,莺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