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诗人回到草堂,见到是黄莺稀少,辛夷花落,杏花飘飞,唯有窗前的幽竹,青翠挺拔,迎接久别而归的主人,不禁使诗人由衷地爱怜。
诗人通过“稀”、“尽”、“飞”,三字一气呵成,既渲染了春光已逝的凋落气氛,又衬托出竹的不畏残春,不改清阴的韧姿、高格。“待我归”的拟人手法在物我相爱的意境中,表达了诗人对幽竹坚贞气节的赞美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寓寄。
注:谷口,故山草堂所在地。辛夷,木兰树的花。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全唐诗》第2687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想当年,曲江院里题名的地方,十九位春风得意的进士中,你最是青春年少。 而今春光依旧明媚,却寻不到你的身影。寺门前的杏花纷纷悄然飘零。作者旧地重游,睹物思人。 面对大好春光,却不得展眉,因为想起青春年少时便夭折的朋友..
在碧波荡漾的春水上,画船轻轻滑动,鸳鸯双双戏水。 眼前青萍红杏,了人双眼。耳边歌声嘹亮,沁人心脾。 首句写萍叶用“软”,将春草的细柔、稚嫩状出,很是高妙。同样,写杏花用“明”,状其盛艳之态,极富形象。 春水、萍叶、鸳鸯..
描写了一幅清幽、静僻的村野景色。 杏花烂漫的村庄,酒旗迎风招展,宽阔平静的河水似平展的锦缎,伴随清风缓动着,稀稀落落的春花,偶尔飞离枝头,在空中似蝶飘舞。诗句以视觉取象,从不同空间位置表现村野的总貌,再以“残”字轻点..
这是词人晚年追忆靖康之变以前,青年时代在故乡经历的豪酣欢乐的生活。 回想起当年在洛阳名胜之地午桥庄的桥上游息聚餐的情景,真是令人心醉呵。席间的宾朋好友大都是英才豪杰,每逢风清月朗,杏花飘香,景色迷人的春夜,吹奏起..
花儿轻盈飘落,飞鸟相伴翱翔。 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跃然纸上。花落与鸟飞,一上一下,一慢一快,相映成趣。 “细逐”,写尽不同的春花渗杂飘零、飞扬沉转时的情状。 “时兼”亦摹不同的鸟雀友好相处,比翼齐飞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