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词描写)

清秋时节,半轮皎月依山而出。

闪烁的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江水东流。诗从“山月”写起,既点明了时间“秋天”,又道破了地点“蜀地”。

半轮秋月,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第二句中的“入”、“流”两个动词的连用,极为生动地点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景象,把原来静的画面变成了动的图景,暗示观赏者顺流而下,秋夜行船的情景,手法绝妙。

注:平羌江,即今青衣江。诗人所写的是月夜行舟所见的异地的两幅画面。

以视觉为线索,以“月亮”为媒介,把两个意象联在一起。

李白《峨眉山月歌》《全唐诗》第1726页。

为您推荐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诗词描写)

娥皇、女英二妃魂归湘水,愁满苍梧。 以复沓开篇,渲染凄迷气氛,暗示哀愁的悠悠难尽。“九疑”句用拟人手法,写二妃的悲惨遭遇,使众峦犹笼罩在愁云恨雾之中。“若问”两句仍写景物。清秋时节,白露横江,香草飘零。 登高凭吊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诗词描写)

长江两岸,烟波浩渺。 夜色中,传来行人们相互对歌的歌声。《桃叶》传送着感情,《竹枝》抒发着怨思。无边的月光照耀着流动的江水。 诗中有动和静的描绘。 第一句便写了烟波浩渺的长江静景,接着便插入歌声,是动景。第三句..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春天无到时(诗词描写)

李白流放被赦出三峡时,曾感情奔放地写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明快诗句。 而当被罪行过三峡时,则是只见巫山夹青天,巴水就这样永无休止地奔流。巴水迅速飞流有尽头,可青天却没有到头的时候。 诗句写李白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词描写)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诗词描写)

月亮刚刚从山口升起,月光照在边关的城楼上。 溪流淙淙,松涛阵阵,夜风嗖嗖。诗人通过所见所闻,绘出了一幅月色朦胧、苍凉荒寒的陇山夜景。月可由山口吐出,设想亦奇绝。 注:飕飗(sōuliū),风声。 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诗词描写)

四更天新月从山后露出,残夜里月亮照在水中,照亮了楼台。 一钩弯月初升,银光闪耀宛若刚打开的布满尘埃的梳妆匣、乍现明镜一样豁然明亮。月宫玉兔面对明“镜”怀疑它的头发已白。 广寒宫的蟾蜍因阵阵秋风而依恋貂裘。..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诗词描写)

闪着清凉光辉的月牙,如弯弯的长眉挂在柳湾的上空,越中的山色尽映在平静、清澄的水面上。 诗人月夜泛舟,仰望碧空,新月如眉,放射着宜人的清辉;俯视宁静的明镜般的溪水,只见在月光的照射下,青山翠柳的倩影映在其中。何等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