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词描写)

好雨真是能懂得节气时令。

一到春天,它就主动降临。随着春风悄悄潜入夜间,纷纷绵绵,滋润着万物,杳然无声。

诗人用柔美细腻的笔触,拟人化的手法,赞叹春雨是一场及时雨。诗人对春雨的一股由衷的喜悦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潜入夜”,写春雨悄然而来,令人格外惊喜。“细无声”状濛濛春雨的特色,它不同于夏时瓢泼大雨,亦暗寓诗人赞美春雨造福于人民但却谦逊无求的美德。

杜甫《春夜喜雨》《全唐诗》第2439页。

为您推荐

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诗词描写)

想来那些长年戍守在边塞上的战士,在风紧天冷、本该添衣御寒之时,一定会更加思念故乡的亲人吧。 这里借思妇想象远方征人在换季时对家乡的怀念,以虚代实地把思妇想念亲人的真切感情流露出来,情真意切,又蕴含淡淡的哀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词描写)

我曾在岐王的府中,经常见到您的尊容;又曾在崔九的客厅里,几次听到您的歌声。 江南是如画的江山,自有美好的风景。哪想到在落花时节,沦落中又遇见了您。经常出没于皇亲显贵之家的着名音乐家李龟年,安史之乱后和诗人一样流落..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词描写)

在庭院当中,月光满地,树上栖息着乌鸦。 冷冽的露水悄悄地下落,打湿了树上的桂花。这里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色。“白”字贴切而形象地展现出月光的皎洁、明亮。明月、桂花虽为美景,但冷露、乌栖,却给人以凄清之感,暗寓诗人佳..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诗词描写)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诗词描写)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画舫录》亦载其桥名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可知,二十四桥是扬州的名胜之地,而今桥虽在,景却不同。冷月当空,湖中..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诗词描写)

一弯残月,高高地挂在天上。 绣阁里,灯光时隐时现;房门外,鞍马不停地嘶鸣。就在这一凄凉、阴郁的气氛中,郎君就要远走他乡了。地上随风飘转的落红好似也在为即将分别的夫妻落泪。环境的抒写,表现了别时的气氛,也表明了女主人..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诗词描写)

这是词人晚年追忆靖康之变以前,青年时代在故乡经历的豪酣欢乐的生活。 回想起当年在洛阳名胜之地午桥庄的桥上游息聚餐的情景,真是令人心醉呵。席间的宾朋好友大都是英才豪杰,每逢风清月朗,杏花飘香,景色迷人的春夜,吹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