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鬓发稀疏苍白的老人,在风雨交加之夜,卧听倾盆大雨流淌在房上瓦沟里发出的声响,不禁思绪翻腾,彻夜难眠。
风声、雨声犹如马嘶剑鸣,使词人顿觉豪情犹在,壮志未衰,恢复大业亦可期待。这里先以简笔写貌,再用雨声逗情,前后连贯,表现出烈士暮年的壮心、英概。
张元干《水调歌头》《全宋词》第1079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沉沉秋夜,黯然凄清,屋檐下花落草枯的地方,传来了蟋蟀单调的鸣叫声。 句中借用杜甫《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的诗句。不过,此处别创新境,以寒蛩暗啼反衬落花无声,虽然主人公未有如杜诗那样抛头露面,但悲秋..
诗句写听佳人唱歌,满堂人听着那行云流水般的歌声,表现出悲苦难抑的情态。 江城披撒着清冷的月光,何况歌声又是在凄清的夜里唱起。老夫听了悲叹暮年已至,壮士听了泪如泉涌。 诗人通过凄清的月夜渲染气氛,又以听众的悲叹和..
远望天际稀稀落落的几颗星,还在眨眼,头顶上的乌云却带来了零零星星的疏雨,洒落在山前。 这里以简朴明快的词语逼真地表现出夏雨的特点。句中“七八个”、“两三点”虽非实指,但读起来不觉假,反而感到如实地摄录了夏夜雨来..
烟雨濛濛之中,分不清哪是云,哪是雨。 万里长空,西风骤起,满天的云雾霎时被吹得一干二净。句中描写天气的变幻、云雨来去匆匆是十分逼真的,而且富有政治深意,反映南宋前期抗战派与投降派复杂激烈的斗争现实。 辛弃疾《汉..
一位流亡江海的壮年书生,在萧条冷寂的暮秋里,身栖客船,愁听风雨凄厉呼啸声,不禁心神摇荡。 他不由自主地放眼望去,茫茫的江水,辽阔的穹苍,云飞雾罩。透过这一片迷濛的烟雨,又传来了离群孤雁的悲鸣,更激起了他对故国、身世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