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诗词描写)

这是词人忧时念乱的感慨之语。

在靖康之变以后的动乱年代里,词人逃难江南,牺牺惶惶,艰苦备尝,哪里还有心留意自然景物,欢喜时令、节气变化?直到流寓建康,元宵节的时候看到桃树枝头上含苞欲吐的花朵,才恍然大悟,春天又来到了人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句中惊叹岁序的变化,实则是有感于光阴飞逝而恢复之业无功,时代的悲凉深含其中。

注:岁序,时令、季节。建康,现在的南京。

赵鼎《鹧鸪天》《全宋词》第944页。

为您推荐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诗词描写)

窗外黄莺婉转的啼叫声把人从午睡中唤醒,无端的春愁又不知从何处袭来,使人黯然神伤。 原来春归匆匆,花事阑珊。诗人故设疑词,领起排句,从各个角落引导人们对春老花残景象的联想。艺术的魅力在于含蓄,句中虽没有对景物精雕细..

柳暗乍迷津路,花暄欲照江天(诗词描写)

江边岸柳的枝叶在不知不觉中繁茂起来,无意间忽然发现,葱茏的林木遮挡了渡口岸畔。 野花怒放,火红明艳,仿佛霞光映天,绚丽耀眼。这里浓彩重涂,红绿相衬,描绘了绿柳成阴,花团簇簇的明媚秀丽的春天江干景色。 注:喧(xuān),指花..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诗词描写)

清明时节,春天的景色格外撩人。 百花盛开,娇美明艳,光彩照人。绿柳新装,随风婀娜,轻盈柔美。这鲜花、新柳装点的春色,实在令人陶醉。句中写春简笔一句,不过巧在点出节令,唤起人们想象,“十分”二字省却多少清词丽句。 注:春..

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诗词描写)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诗词描写)

昨天秀美的春光犹如十三岁的少女巧手绣出一般,那一枝枝耀眼的花木,一朵朵怒放的新葩是那么鲜艳、饱满、美丽,蕴含着旺盛的生机。 句中比喻新颖,诗意深厚,使人想到春天就象心灵手巧、尚新爱美的少女,她为人间创造出美好的东..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诗词描写)

平坦的岗坡上长满细嫩的青草,一群小黄牛啃吃着清香的春草,得意地撒欢、鸣叫。 夕阳晚照,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略带春寒的树林上空绕飞。句中的青草、绿林、斜辉是静态的衬景,而“黄犊”、“暮鸦”的形象静中取动,更加显示出春..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诗词描写)

今朝的鲜花象梳洗打扮过一样,盈盈粉面,新俏妍美,但不知为什么软柳仍不肯把那蜷曲的嫩叶伸张?好象少女蹙着眉头,叫人看了心伤。 这里用拟人的笔法将阳春花木烂漫焕发的景象和诗人爱怜春光的感情真切地表现出来,妙思绮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