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诗词描写)

时值秋至,大地仍然散发潮气,江面吹来的风到夜晚渐渐有了寒意。

山上的梅树沐浴在秋雨之中,溪边的橘树凌霜生长,树上的果子仍显青绿。诗人描写了江南秋天的地理气候和景物,虽是冬季前夕,但艳色犹存。真可谓江南风光好,一年四季春。

崔颢《舟行入剡》《全唐诗》第1330页。

为您推荐

草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诗词描写)

秋到荒原,野草枯黄。 草丛中秋虫唧唧,开始鸣寒。堂中也不再见到燕子穿飞往来的倩影,它们早已离开梁上的窝巢,飞向温暖的南方。诗写秋天中的草虫和燕子的行为,写出秋临时的物候。 注:玄鸟,燕子。《礼记·月令》“仲秋之月..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诗词描写)

飘入空际的炊烟,使桔柚罩着寒意。 冷寂的秋色,使梧桐都变得衰老了。诗句运用转品辞格、利用“寒”、“老”两个形容词的动用,描写秋色寒凉萧条,既含动感又极形象。 这两个点睛之词巧妙地暗示出诗人的凄凉心境,壮志难酬和..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曾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诗词描写)

清秋时节,诗人眺望秦州山川,空阔无边。 仰视近空,升腾起层层阴云,接连着向远处飘游。放眼远水荡漾的碧波与净洁的蓝天连成一体,孤零零的秦州城隐匿在深深的浓雾中。 这里诗人用明暗两种色彩,展现了秦州秋季黄昏时的空旷和..

朔风飘胡雁,惨淡带砂砾。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诗词描写)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诗词描写)

这是杜甫自伤不遇之作。 诗写曲江秋高气清,群芳萧条,菱荷随风枯折倒伏水中,游子空叹白发已半。诗人触景生情,感慨自己已至暮年,无所成就。以菱荷暗喻自己生活的漂泊,表达了孤寂、苦闷之情。 注:二毛,指半老之人,老人因发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词描写)

诗人登高仰望,茫茫无边的秋叶萧萧飘落,俯视邈远不尽的长江,奔腾不息,滚滚而来。 诗人从大处着眼,以出神入化的笔力描绘秋景。“萧萧”状落叶之声,突现秋的肃杀;“滚滚”状江波之势,突出长江之雄迈。现常用这两句诗喻旧事物衰..

何恨倚山木,吟诗秋叶黄。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诗词描写)

首句陡然而起,正值秋天黄叶败落之时,为何怀着怨恨而倚树吟诗呢?古寺蝉声此起彼伏,寒塘鸟影飞掠而过。 黄叶、蝉声、古寺、鸟影、寒塘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秋景。诗人登临古寺,触景生情,更加思念故人,不禁怆然而生愁恨。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