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诗词描写)

两句诗写秋夜拂晓前的景色:月落以后,大地渐暗,飞萤闪着星火,仿佛提灯自照。

竹林之外,小溪旁边,水中宿鸟结伴相呼,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了。诗人因“万事干戈里”,而虑及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坐卧不安,彻夜未眠。

眼前的流萤、水鸟,更鲜明地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心情。“自照”为诗人有感孤栖,“相呼”为诗人心伤无侣。

以外物写人情,妙绝。

杜甫《倦夜》《全唐诗》第2464页。

为您推荐

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诗词描写)

从南面的秦望山登临,站在山之巅,遥望东方的大海,无限空旷。 火红的朝阳从荡漾的海水中露出半个笑脸,红光四溢,映照得水天一色。诗人描绘了海上日出所特有的奇景异彩,壮丽至极,堪称写海上日出的佳作。 注秦望山,山名,在浙江..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汎汎,清秋燕子故飞飞(诗词描写)

秋高气爽,千家山郭,静静地沐浴在朝晖之中。 面对着青山,日日独坐江楼。日夜都有渔人在泛舟捕鱼。清秋的燕子,依旧飞来飞去。舟泛、燕飞是常见人情物性,但久居他乡的诗人见之,偏觉愁增。 “还”,“故”表示了诗人厌倦之情。..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牵金井(诗词描写)

词句描绘了秋晨景色。 皎洁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栖息的乌鸦。一大早,井边传来了汲水的声音。屋外发生的这些事情,都为夜不安眠的人所感知。这里简笔勾出从夜到晓外界景物的不断变化,画面的背后暗示着愁思不眠人的心境。 ..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诗词描写)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诗词描写)

这是描写清明节前夕雨后的晨景。 清晨,新绿的花木上凝聚的颗颗晶莹露珠不时地滚动下落;吸饱春水的梧桐,碧玉妆成,它的新枝嫩叶又长了好多。这充满生机的春意是多么的喜人,多么令人神往。这里前两句语出《世说新语》,但能运..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诗词描写)

这里彩墨轻勾雨霁天朗,东方欲晓时空际出现的清丽景色。 风吹云动,绮霞散碎,映衬天边。晓月仍是那么明亮,透过稀疏的林木,只能望见寥寥的几颗晨星,仿佛是悬挂在树枝上的残灯。句中运用静观直照式的写生手法描绘景物,把瞬间捕..

潮波静退步登沙,落日山头簇暮霞(诗词描写)

潮水悄无声息地退下,露出大片柔缓的沙滩,舒缓地漫步其间,其时正是夕阳西下,远处的山头上聚敛灿烂的晚霞。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傍晚优雅的图画。傍晚的海滩和晚霞,给人以静谧的感觉。 诗人的视野开阔,使画面具有一种静远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