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诗词描写)

这里彩墨轻勾雨霁天朗,东方欲晓时空际出现的清丽景色。

风吹云动,绮霞散碎,映衬天边。晓月仍是那么明亮,透过稀疏的林木,只能望见寥寥的几颗晨星,仿佛是悬挂在树枝上的残灯。句中运用静观直照式的写生手法描绘景物,把瞬间捕捉到的视觉可感的色彩再现出来,创制出神貌肖似的画面。

林仰《少年游·早行》《全宋词》第1513页。

为您推荐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诗词描写)

悠转呜咽的号角声划破长空,把词人从黎明中唤醒。 东方发白,天色已亮,她仿佛觉得更漏的滴水声越来越快,仿佛看到了天空的斗转参横,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词人醒来躺在床上凭着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而构制出的一幅带有凄惋情调的..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诗词描写)

回望下山的道路,只见牧童驱赶着成群的牛羊,正行走在崎岖的山崖间。 壮健的樵夫也不知何时隐没在苍茫的暮色之中。就连那些活跃的秋虫也因为天冷躲在草丛中无声无息了。 诗句写秋冬之间的山区暮色,但见一派萧瑟的景象。..

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诗词描写)

在这春之将阑的暮春之际,阳光还是那么光辉灿烂。 雨后初晴,花草树木,在这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清新、鲜艳。残春本有凄凉意,但作者抓住典型景物“丽日”,特定时间“初晴”,描绘出一种暮春清新、明丽的景象,给人以快感..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词描写)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州白(诗词描写)

晚风劲吹,江面上掀起层层波浪。 夕阳西沉,暮色茫茫。岸上的人们纷纷归去,山城渐渐堕入迷濛。 灰暗的夜幕间,大雁飞落洲渚之上,在白色的芦花丛中栖息。诗人由江面写到江岸,由“日沉夕”写到“山郭暗”,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诗词描写)

枝上稀疏的树叶,经风吹过,更加飘散脱落。 高山寥远,日头渐渐西沉。昏鸦已栖满了山林,孤飞的鹤为何晚归?这是诗人乾元二年在秦州傍晚野望所作的诗句,描绘了望中所见景色。前两句突现了枯叶飘落、山高日沉的衰败肃杀、晦冥..

日落风亦起,城头乌尾讹。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诗词描写)

这是暗写边城日暮时浓烈战争气氛的诗句。 日落风起,城头上的乌鸦尾毛上下掀动。乌鸦作出欲飞的架势,暗示强烈、紧张的战争气氛,使日暮宿鸦受到惊扰。天上黄云高挂不动,地上白水早已扬波。一天、一地、一静、一动,绘出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