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勿愿寿》原文及鉴赏

【原文】: 勿愿寿,寿不利贫只利富。君不见:生平龌龊南邻翁,绮纨合杂歌鼓雄,子孙奢华百事使,死后祭葬如王公;西家老人晓稼穑,白发空多缺衣食,儿孱妻病盆甑干,静卧藜床冷无席。

【原文作者】:吕南公

【鉴赏】: 吕南公,宋代诗人,生卒不详,字次儒,南城人。

有《灌园集》。

这首诗从贫富悬殊的对比上,表露了愤愤不平的情绪,为穷人发出了不愿长活于世去受罪的反抗心声。

诗一开篇,就直言“勿愿寿”,这三个字赫然于目,奇崛非凡!诗人为什么对长寿有如此怪异的看法呢?原来是因为“寿不利贫只利富”,一下子点中要害,石破天惊,统摄了全诗的精神。

为了证明“寿不利贫只利富”,诗人引导读者来看富者与贫者迥然不同的生活情况。诗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形象,一是“南邻翁”,一是“西家老人”。双方的家室,这边是享华不尽,那边是赤贫如洗,一经相对,判若霄壤。

诗人将此只作客观叙述,把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形示现出来,让人们从对比中作出结论。“南邻翁”其人“生平龌龊”,为富不仁,身着绮罗细绢,娱情于笙歌不绝,陶醉于鼓乐齐鸣,吹吹打打,好不气派。而他的儿孙亦奢侈无度,锦衣玉食,可以随心所欲地贪得一切。他在死后,祭仪之隆重,厚葬之阔气,一如王公。把“南邻翁”的“富”写足写满,才能更有艺术效果地突出“西家老人”的贫寒,也才能更意识鲜明地表达主题思想。“西家老人”是通晓“稼穑”的农夫,凭着自己一双劳动的双手,本可以养家活口,但却“白发空多缺衣食”,贫困不堪。

“白发空多”,不只是写其年老,主要的是写其虽长寿而多煎熬,枉过了一生。这位老人的儿子孱弱,妻子患病,别说调养没有条件,就是把肚子填饱也不可能。“盆甑干”三个字,概括了粒米全无的辛酸。“甑”,指古代做饭的一种瓦器。

徒有盆甑,长期搁着不用,这种食不果腹的日子是多么的艰难啊!饥饿已忍受不了,再加上寒冷,岂不是更加痛苦吗?在饥寒交迫中如此打发岁月,自然就产生了“勿愿寿”的绝念。“静卧藜床冷无席”,没有寝席,只好权把草藜作床而卧,这就加重了“冷”感,以致“静”躺着冻僵了的身躯,活着还有什么生趣呢!这就把“勿愿寿”的立意渗透得淋漓尽致。

全诗从“长受罪”的角度,以充足的事实去证明异乎寻常的“勿愿寿”这人生的逆反心理,作出了生不如死的看似奇怪实则无奈的结论。通篇语言明快爽切,理藏叙中,且又墨浸感情,呈示了两幅对立的一贫一富的图画,对认识宋代社会起着一定的作用。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